其實官方對於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的態度是既不鼓勵,也不反對。
就好像官方針對獨立電影一樣。
這幾年票房成績越來越好,願意拍獨立電影的導演也越來越少,畢竟夢想不能當飯吃,這也是王曉帥各種謾罵院線的原因所在。
市場需要的永遠是佔據最主流的商業片。
獨立電影最近幾年確實沒有什麼發展,那些新人導演的創作往往遵循的都是前輩們已經走過一遍的路。
各種長鏡頭、偽紀錄片,有什麼意思呢?
“時代在變化,我們這些導演必須要與時俱進,否則只有被淘汰的份,吃老本這種事情有個一兩次就行了!”
……
轉眼間,西寧青年電影節已經過去大半,大多數的參賽作品已經亮相,雖然評論有好有壞,但總體上有個共識,本屆片子的質量比去年強出百倍!
雖然沒有一部鶴立雞群的作品,但整體質量相當不錯!
因為王佳衛的力挺,《喜喪》已經可以確定會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
至於最佳演員估計要頒給《我心雀躍》的女主角孫怡函,華藝兄弟旗下的女演員。
這玩意真心做不得假,因為很多電影壓根就沒請專業演員,所以,孫怡函能獲獎,可以理解。
沈臨參加了不少幾次後續電影的首映工作,除了《八月》,他有說話,其他幾部電影,他都很老實的保持沉默。
“這個時代,已經很難有一部電影讓我能安靜看完的了!”
沒卵用,王佳衛不喜歡《八月》。
事實上,所有的投票環節早就過去了,所有的結果也已經放在了一個信封裡。
……
二十七號,當晚,青海大劇院。
西寧青年電影節最大的優點,沒有紅地毯環節,也就不需要拍照什麼的,直奔主題!
來往的記者不算太多,但相比前兩天已經算得上有很多人了!
尤其是在電影展的創辦人李子為看來,這麼多媒體關注已經創造新的記錄了!
其實想想也是,陳昆任大使,王佳衛坐鎮主席,沈臨免費參與,很多優秀電影人受邀而來,這種級別的號召力已是很多電影節難以匹敵的了。
“沈導,您覺得今年的西寧青年電影節會給中國影壇注入怎樣的鮮活能量呢?”
“注入鮮活能量?可不敢這麼說,西寧青年電影節只是個很小的電影節,我們關注的只是一些沒有被人發現的遺珠而已…”
“可是去年的《心迷宮》讓整個西寧青年電影節名聲大噪,以至於很多知名演員都放話想要參加這些導演的新作…”
“是嗎?那很好啊,說明西寧電影節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