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北美是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場,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的市場,潛力無窮,雙方合作當然是一件好事。”
“可是,很多人擔心如果我們的電影開始討好中國政府,那就沒有了自己的特色…”
“好萊塢不是一向如此嗎?大製作的電影永遠是為了全球市場服務的,我不太明白為什麼你們這麼敵視中國的資本。”
沈臨認真看著約翰金:“難道我們給你們投資也有罪?”
“…那作為導演,你覺得現代科技的發展對於電影來說是一種進步還是退步?”
約翰金被懟的有點不知道說什麼好,低頭翻看筆記本,問了下一個問題。
沈臨依舊沒怎麼思索:“當然是一種進步,就好像vcd被dvd替代一樣,科技始終是推動影像的第一要素,有了數字攝影,降低了拍攝一部電影的難度,很多人都可以做導演!”
“電影藝術家們在推崇傳統藝術形式的同時,也會受到現代科技的沖擊——這是藝術家們必然面臨的挑戰。但是,電影,本來就算得上是科技的産物,因此面臨的沖擊也就更多,更大。”
“如今你已經成為全世界範圍內最有名氣的導演之一,這對你的創作和生活是不是都帶來了些不同?”
“會有點不太一樣,公眾對我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但我對自己的認知很清晰,我是拍電影的人,也是說故事的人,怎麼想是各位觀眾的事情,我這邊沒有解答。但是,我要做的就是對於每一部電影有感而發,然後很忠誠地把自己對世界的感受,創作的感受,誠懇地拿出來跟觀眾交流。”
約翰金的筆記本終於翻到了最後一頁。
他問道:“您有想過未來嗎?很多人覺得你可以透過你的電影通建立起一個東西方文化溝通的橋梁…”
“我沒有那麼偉大,我覺得文化溝通這種事還是交給政府去做吧,我還是安心拍我的電影去吧!”
沈臨直接打斷了他的問話。
為什麼每件事都要扯到那麼高深的程度呢?
“那你未來有什麼工作計劃?方便透漏一些嗎?”
這是準備收尾了。
“未來三年我可能都要忙著拍攝一部大製作的盜墓…不對,應該說是探險題材的電影,然後會盡量抽出時間挖掘一些國內的新的電影人,當然,更多的時間我想陪陪我的家人,這麼些年一直忙著拍戲,很少有時間陪他們,我覺得很愧疚。”
“呵呵,很多演員或者導演都是這樣!說道挖掘新的電影人,你有具體的計劃嗎?”
“嗯,今年六月份,我會以評委的身份參加西寧青年電影節…”
“西…西寧?”
約翰金顯然沒聽說過這個電影節,甚至連西寧他拼讀起來都很困難。
“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城市,你可以去看看,挺漂亮的…”
“可是,光憑一個電影節就能挖掘出新的電影人嗎?”
約翰金還是有點疑惑。
“其實我們國家每個省份基本上都有相應的鼓勵新電影人專門設定的電影節,西寧青年節算是影響力比較大的電影節,很多電影人,尤其是新導演,會把參加西寧電影節當作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
“你會怎麼做呢?”
“我會投資我看好的導演的前三部作品,畢竟再怎麼天才的導演也需要作品的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