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來《奇葩說》,沈臨已經駕輕就熟。
第二季,矮大緊離開,馬棟緊急邀請了金行,沈臨不是很看好,但他當時在拍電影,也沒怎麼阻止。
而且,他還是希望金行能把節目帶到正常,也就是預計的那樣,充滿娛樂化。
可惜,事實證明他想多了。
果然,第二季的影響力有所下滑,畢竟金行哪裡是那幾個辯論咖的對手,經常在她說完話之後,原本領先的票數很突兀地減少!
更關鍵的,金行全程被帶跑,要你這樣的導師有何用?
所以,整個第二季有些不倫不類。
第三季,馬棟再次邀請了矮大緊。
總算回到正途。
可總感覺《奇葩說》很難再進一步發展,娛樂性嚴重不足!
每次的辯題,都像是在打辯論。
“臨子,咱就不多寒暄了,我覺得我們節目出了問題,很多人反映沒有以前那麼有意思了!”
才走進小會議室,馬棟就拉住沈臨詢問道。
“觀眾的新鮮感不足,與此同時節目組又想不到好的解決辦法是嗎?”
沈臨點了點頭,看了看馬棟還有蔡康勇和矮大緊,沒有避諱的意思:“馬棟,我直說吧!這一季,我們不能再依靠那些老僵屍們了,他們的價值觀決定了不太可能讓《奇葩說》成為全民關注的節目,因為他們只是辯手,他們的目光決定了他們不會站在節目組的立場考慮問題!”
“可是,觀眾們很喜歡這幾個老僵屍。”
馬棟當然知道《奇葩說》目前的困境,馬棟很適合《奇葩說》這種節目,既可以聊聊熱點,又能展示學識。
很多人熱捧《奇葩說》覺得這幾個人說得真好。
但也就到這一步了,真正關注辯論的有幾個?
想要更進一步,就必須要大破大立。
尤其走到現在這一步,整個《奇葩說》與其說是綜藝節目,更像是大一點的《星辯》,翻看前兩季的奇葩之王,都是辯論出道的。
“曉曉跟範甜甜還有姜思大的粉絲不也挺多的嘛,節目可以適當往他們仨傾斜一點。”
沈臨擺了擺手,繼續說道:“懂得說話和會說話是兩回事,我們不能被辯手們綁架!”
“是的,馬棟,現在節目組變得很依靠這些人,這不是好事。”
蔡康勇做過多年節目,當然明白沈臨的意思。
‘一張嘴能說服人們,也能讓人們感到惡心!’
“尤其是周軒毅,我特別討厭他,仗著自己出了名居然在微博上公開說‘我前妻是個人渣’,且不說這句話是對是錯,你是公眾人物,你前妻只是普通人,這本身就是不對等的!真應該讓他們好好讀一讀‘好好說話!’”
沈臨補充道:“而且,這些人太抱團,思想又很偏激,我有點擔心會把節目組帶跑偏!”
“行,那康勇哥,小宋,到時候你們幫我遞個話。”
馬棟僅僅思考了沒到一分鐘,直接答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