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瑪索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話肯定會給科恩兄弟帶來某種啟發。
可她萬萬沒有想到,她的傲慢或許帶來的不僅僅是啟發,更有可能是激怒他倆!
科恩兄弟是什麼人?
號稱美國國寶級的電影人!
在很多年輕觀眾,包括稍微年長一點的觀眾眼裡,科恩兄弟完全就是比肩希區柯克的存在。
絕對是現存的十大導演之一!
死忠粉遍佈全球,對了,矮大緊就是科恩兄弟的腦殘粉,
他們的驕傲不允許有人指著她們的鼻子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
……
眾所周知,戛納電影節有兩大傳統。
一是法蘭西出品的熱情奔放,宛如地中海畔的棕櫚樹和金沙灘上的比基尼;
二是褒貶不一的特立獨行,有人指責是商業炒作的噱頭掩蓋了藝術的光芒,有人總結為每年格調迥異的評委會成員跳躍性的審美作祟。
還有一點,戛納的品味包括歐洲其他兩大電影節的品味都很獨特。
老美有很多媒體敢於預測奧斯卡,甚至公然在拉斯維加斯拉開盤口,可他們很少在歐洲造次!
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影帝、影後,能蒙上一個就了不得,而通常處心積慮的算計都不免“四大皆空”,更不要提“金棕櫚獎”和“評委會大獎”!
特麼的,基本沒有猜中過!
還有一點,在戛納影展參賽的作品,千萬別獲得當地媒體的一致追捧,否則100顆粒無收。
這就是戛納最真實的歷史!
《卡羅爾》很明顯就是一致追捧的作品典範!
沈臨很蛋疼,總不能讓他把一部接近經典的電影給改的面目全非吧?
2015年5月24號,當地時間18:50,為期12天的戛納影展迎來閉幕。
無數的影迷和媒體記者再次彙聚到影節宮前,只是相比於盛大的開幕式,戛納電影節閉幕式的紅毯規模要小得多。
相較於開幕,閉幕的女演員少了很多——僅有幾位帶著作品入圍的女演員。
即使這樣,盛裝出席的女藝人依然免不了被各種拍照然後傳送到各自國家的網站上。
沒了範爺、張馨羽,很多真心熱愛電影的人會覺得這才是戛納的正確開啟方式,可惜,國人的關注永遠是‘美哭了,我的範!’
閉幕紅毯環節結束,所有人的目光焦點也都放在了隨後的頒獎典禮上。
“瞭解我的人應該很清楚,能不能獲獎我從來不是很看重。”
採訪區裡,沈臨笑著面對記者的採訪,一臉坦然地說道:“只要觀眾能喜歡這部《卡羅爾》,我就很滿足了。”
“可是,很多人說你拍這部電影就是為了替鞏利出氣,你有沒有想過萬一沒有拿獎怎麼辦?難道繼續抨擊戛納沒有水平?”
臥槽!這是哪家媒體?
靠,我的大疼遜,你確定不是在黑我?
“…呵呵,鞏利姐在《歸來》裡的表現有目共睹,這次的《卡羅爾》她的演技也有了很好地發揮,當然,拿獎這種事誰也說不準,不過,我相信評委的眼光!更相信戛納的公正性!”
鬱悶,這次要是顆粒無收,可咋辦啊?
才抨擊了金馬,如果連戛納一起罵,那沈臨就成傻逼了!
不想再多說什麼,離開採訪區,向著電影宮走去。
鞏利跟趙莉穎則留在採訪區繼續接受記者們的採訪。
記者們對這兩位就比較和諧了,從穿著談到來戛納的感受。
典型的區別對待嘛!
上了大臺階後,沈臨看到不遠處站著的蘇菲瑪索,不禁想起了比爾說的話,大步走了過去。
蘇菲瑪索正在跟人聊天,眼角的餘光捕捉到了沈臨,但她並沒有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