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嘉:“首先呢,我要謝謝陳沖這次來幫我們做評審主席。”
陳沖:“我其實應該要多謝你給我這次機會。”
沈臨:“…”
張愛嘉:“我在這裡先要謝謝這次評審團裡面所有臺彎的電影人,我知道你們都是冒著生命危險評出了這些獎項,多謝!”
陳沖:“…”
沈臨:“…”
我是王大錘,我以為我是參加頒獎典禮的,萬萬沒想到居然還要冒著生命危險!
媽媽,我要掛啦!
黃子交明顯意識到張愛嘉說得有點過了,趕忙補充了一句:“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
然後,兩位大佬整整聊了快兩分鐘,張愛嘉總算想起來旁邊還站著個人,趕忙遞了個話題:“沈導對金馬有什麼看法呢?”
“跟奧斯卡很像!”
“怎麼說?”
“時間太長了,我餓的胃疼!”
……
關於金馬獎,確實有失公正,尤其是最近五六年。
2009年,侯曉賢開始做金馬執委會主席。侯曉賢一直說要振興臺彎電影。
那麼我們看看他當主席前後,金馬獎有什麼變化:侯曉賢當主席前的6部金馬最佳影片:45屆投名狀、44屆色戒、43屆父子、42屆功夫、41屆可可西裡、40屆無間道。
顯然,幾乎就是跟著hk電影跑,哪個片子熱選哪個,而且沒有一部是臺彎本土片。當然,也是因為當年的臺彎電影實在太不景氣了。
侯曉賢當主席後的6部金馬最佳影片:46屆《不能沒有你》、47屆《當愛來的時候》、48屆《賽德克·巴萊》、49屆《神探亨特張》、50屆《爸媽不在家》。
除《賽德克·巴萊》外,全是冷門的小片。
而且侯曉賢當主席的前三年,三部最佳影片全是臺彎本土片,意圖是顯而易見的。
此外,關於金馬的影帝影後:金馬獎從第32屆到51屆,20屆裡有40個帝後名額,臺彎人只佔8個8個裡還包括舒淇,事實上舒淇雖然出生在臺彎,但她的演藝事業多在hk,幾乎算hk演員)。就是說20屆裡有12屆,影帝影後全是外人。
不過最近幾年,侯曉賢當主席後,臺彎新生代出頭了,金馬開始獎掖新人;而且很多臺彎電影裡的戲骨也老了,估計是出於敬老,金馬也開始給老人頒獎。
所以最近5屆金馬有4個臺彎本土的帝後,分別是新生代的軟驚天、桂倫鎂、老人幫的李康聲陳湘其。
5屆帝後臺彎人佔去4個,只有桃姐那屆例外葉得嫻劉天王雙獲帝後)。
如果當時不是因為葉得嫻和劉天王太強勢葉得嫻演技如神,劉天王已經答應擔任下一屆金馬評委會主席,兩人手中的獎杯抓得太穩,很難奪走),說不定那一屆影帝就是彭羽晏了。
綜上所述,侯曉賢上任前的15年裡,只有3個臺彎演員拿帝後除去舒淇),機率是110。
上任後的5年裡,拿到4個,機率猛增到25。
如此看來,帝後必佔其一,也像是近幾年金馬獎的慣例。
本今年的金馬獎,大陸片實在太強,幾乎全盤佔領,但因為有帝後必居其一的慣例,所以臺彎人要誓死保住一個位置。
所以,鞏利沒有收獲影後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人家是臺彎電影金馬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