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酷!我會去看這部電影!”
“我也會,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誰來著?”
“管他呢,我看到斯嘉麗了!”
很多看到預告片的老美民眾瞬間對《星際穿越》産生了興趣。
畢竟是科幻片誕生之地,老美對於科幻電影有著非同一般的喜愛,無論怎麼看《星際穿越》都是一部非常不錯的科幻大作!
尤其是這兩年悄然流行開來的星際熱,從《地心引力》到《星際穿越》再到《火星救援》,《星際穿越》出現的時機太巧了!
好萊塢屬於市場化管理模式,基本上什麼型別的片子熱,大家就一窩蜂推進類似的專案。
有一段時間,流行史詩片,大家就瘋狂砸錢拍史詩片,直到《特洛伊》《亞瑟王》《天國王朝》相繼搞砸,大家終於明白過來,原來史詩片的已經不再流行,轉攻其他電影型別。
星際型別也一樣,直到2016年由詹妮弗勞倫斯、克裡斯·帕拉特主演的《太空旅客》上市,1.2億美元的投資,兩位極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再加上不錯的媒體評價,一切都具備票房起飛的實力!
然並卵,北美的觀眾們受夠了同一型別的電影,全球票房雖然有3億美元,但北美方面只有不到一億美元!
好在現在是2014年,星際類科幻片遠未達到飽和。
……
好萊塢是個商業社會,所有國家的電影票房他們都有實時關注,張一謀導演的《國際市場》自打上映之後,在中國接連創下一系列票房紀錄,讓這些習慣了北美市場才是最牛逼的老美徹底明白了中國市場的廣闊無垠!
他們很清楚,這是個嶄新機會!
與此同時,他們也很清楚,中影對待好萊塢大片的態度很曖昧,既希望你們能創造利益,與此同時,還不會給國産電影帶來太大傷害。
怎麼才能快速走進中國市場,除了邀請一堆中國一線明星打醬油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
張一謀的再度崛起,讓這些製片廠看到了希望——咱們可以找導演呀!
傳奇影業迫不及待宣佈即將開拍一部投資2億美金的大製作,片名叫《長城》,他們會邀請沈臨擔當編劇,張一謀導演!
完全沒有考慮張一謀有沒有興趣,更沒有考慮沈臨的想法!
收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沈臨正在跟庫克迪克閑聊。
兩人聊得也是中國市場翻天覆地的變化。
迪士尼算是全美六大製片廠最先打入中國的先驅者,因為它們出品的電影、動漫全民皆宜,主打合家歡樂!
而且華特迪士尼還在魔都建造了迪斯尼樂園。
“事實上,我們從沒懷疑過中國市場的潛力,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2010年的《阿凡達》,無一不在說明中國市場確實潛力非凡!”
“確實是這樣,幾年前我們國家的觀眾不太習慣走進電影院,現在不一樣,大家已經養成了觀影的習慣…”
正聊著呢,沈臨的手機忽然震動,是國內的電話,居然是大老王。
聽到他說的話,沈臨都有點懵逼了,什麼玩意,我特麼什麼時候跟傳奇影業有聯絡了?
我又不是旺達!
大老王在電話那頭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大概就是傳奇影業聯系光線,讓沈臨出手編撰劇本。
“我沒興趣!”
沈臨直接結束通話電話!
“你們老美都是這麼高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