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棟很有商業頭腦,否則他也不會擔當那麼多節目的製片人!
沈臨雖然很信任他,但這年頭什麼人情都比不上合約有用。
於是,在律師在見證下,沈臨個人出資8000萬,佔據米未百分之四十一的股份,成為米未傳媒的二號股東。
原本很多影視公司還挺詫異沈臨怎麼會成為一家新成立的傳媒公司的二號股東,難道他準備開公司了?
一調查才知道,原來米未傳媒的定向就是網路綜藝,未來還有可能拍攝網劇,畢竟他們開始囤積ip。
但絕對不可能拍攝電影或者電視劇,也就是說跟常規影視公司的套路不一樣,幾乎沒有競爭關系。
不存在競爭,大家都是好朋友!
很多人紛紛表示祝賀。
也有幾家公司開始琢磨起了網路綜藝這塊大蛋糕,沈臨的眼光那可是圈內公認的慧眼如炬,他能看得上網路綜藝,那就說明這一塊肯定很有潛力。
不過,2013年的網路綜藝放眼望去,一片荒原,甭說大型的網綜,就連稍微有點影響力的節目也就那幾個,《暴走大事件》,《曉松奇談》,沒了。
中國人擅長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或者在原有的基礎上山寨一下。
他們不擅長創造呀!
所以,即使明白網路綜藝或許大有可為,可他們依然不知道該怎麼入手,所以,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米未傳媒愈發發展壯大,看著沈臨的資産猶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
三年後,網路三大綜藝全部出自沈臨之手,他們那時候才明白沈臨今天走的這一步有多麼正確!
……
中國導演協會的頒獎儀式,不對,是表彰大會,沒辦法,光電局不允許非公立性質的行業舉辦頒獎儀式,只能改名錶彰大會。
真尼瑪拗口!
怎麼說呢,導演協會的表彰大會在整個大陸算得上首屈一指的專業性獎項了。
比起華表、百花,甚至比金雞都要專業的多——就沖它能在2014年將年度電影、年度導演這兩個最重要的獎項空缺,就說明這幫人玩的的很認真!
簡短說一下,2014年的表彰大會。
2014年的導演協會表彰大會,針對的自然是2013年上映的的一系列電影。
雖然從電影票房上面來說,20180億,銀幕數量也增長到了將近三萬塊,但依然掩蓋不了全年無好片這一現象!
軍旗趙的《致青春》卷下了7億票房,你能說她的導演水平高超?你能說《致青春》是一部好電影?
薛曉路導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也有5.2億的票房成績,但還是那句話,這部電影有什麼值得人深思的地方嗎?你能說她的導演水平厲害嗎?
嚴格意義來說,整個2013年,就一部電影值得稱贊《中國合夥人》,可惜陳可幸是hk導演,中國導演協會評判的年度電影還有年度導演針對的是大陸電影還有大陸導演!
所以,也別說金像獎有地域歧視,每個地方都有!
其實《廚子戲子痞子》也還算不錯,可惜,有點太過荒誕;還有一部《無人區》,寧昊導演2009年就已經完工的作品,拖了四年才特麼允許放映!
為了過審,這部電影幾乎被改的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