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的逼格還有影響力遠超百花獎。
所以,《唐人街老手》獲得49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的訊息瞬間席捲整個網路。
沈臨的粉絲當然歡欣鼓舞,覺得自己老大牛逼哄哄,逢人就吹。
路人還有大部分網友則認為有些名不副實,《唐人街老手》的獲獎拉低了金馬獎的權威性還有專業性。
愈演愈烈,很多大型媒體也參與討論。
大多數都是批判金馬還有沈臨。
最終評審團主席劉德嘩不得不出面解釋:“在這個獎項最佳劇情片)的關鍵角逐是《唐人街老手》和大熱《奪命金》的僵持,最後以投票決定,前者以八票對七票險勝。金馬執委會委員長聞田祥也表示論完美度,《唐人街老手》並不是入圍作品中最好的,但它複古的拍攝手法和高速利落的剪輯卻是得到評審青睞的重要原因:“因為它是一個太特別、而且影響力很大的作品,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動作商業片,但實質上它是一部劇情片,在生活和戲劇之間它找到了一個高度有創意的平衡,它甚至讓評審覺得很意外,最後形成了非常激烈的拉鋸,討論了將近半個小時。”
好了,蓋棺定論!
沈臨沒怎麼在意網上的說法,就好像曼玉大神說的那樣:‘你們愛咋咋地,反正獎杯已經是我的了!’
……
飛行是個很年輕的導演,當然比起沈臨肯定要年長一些。
他的處女作《守望者:罪惡迷途》,聽起來很玄乎,但實際上就是個很簡單的故事,就是圍繞一個一念之差把人逼成罪犯而羅織的故事。
當然,飛行最為圈內人熟知的一點,他是《天下無賊》的作者!
沈臨能清晰的看出飛行的優點還有缺點,他的缺點很明星,劇本在邏輯方面做得不夠,不縝密紮實。
導致他的電影只能透過花俏的敘事和用力過猛的導演手段來矇混過關。
《全名目擊》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比如濫用的音效,陳腐的倒放,毫無意義為沖突而沖突的沖突例如童濤去找林泰那一場,例如老陳方面整了一條線)當然《全名目擊》的劇本完成度其實要比前作高一點,因為最核心的父愛邏輯是無需贅言的。
飛行看著坐在他面前的沈臨,心裡有些感慨,沈臨比他小了十八歲!
怎麼自己就混不到對面的位置呢?現在卻要拿著本子來詢問他的意見!
但甭管怎樣,沈臨在商業片方面的眼光還是有的,這也是飛行答應讓沈臨看一眼劇本的原因。
“本子不錯,有借鑒《控方證人》吧。”
大概翻了翻,沈臨放下了手上的劇本,抬頭看了眼飛行,說道。
“額…對,確實借鑒了不少《控方證人》的敘事手段。”
飛行有點尷尬。
《控方證人》那是1958年的電影,沒想到第一眼就被沈臨給看出來了!
“你寫這個本子的目的在哪?表現父愛?還是想揭示公眾,司法,人性?對了,這裡面還牽扯到了救贖。”
沈臨直接開懟,指出了劇本存在的問題。
飛行內心雖然有些不屑,畢竟沈臨從沒執導過有深度的電影。
但表面上依舊聽著沈臨的講述。
“我們這個階段的導演功力做不到用一個相對小一點的主題,牽扯幾個大主題,這樣的電影除了僅存的幾個大導演或許能自圓其說,我們肯定是不行的!”
沈臨說的很誠懇,甚至拿自己舉例。
“比如說我,前段時間寫了個劇本叫《國際市場》,我創作它的目的很簡單,想透過一個平凡人的經歷書寫那一段歷史,寫的不錯,很有《阿甘正傳》的味道,可我拍不出來!”
“我如果強行開拍,就會跟路川的《南京!南京!》一樣,欲賦新辭強說愁!”
“所以,你這本子如果我來拍,我會從父愛的角度綁架民意,司法之類的大眾懂的並不多,人性、救贖什麼的,透過幾個簡短的介紹大概提到一下就行了,千萬不要往深了挖掘!”
沈臨端起桌旁的綠茶,抿了一口之後,接著說道:“劇本大概修改一下,你想什麼時候開拍?”
飛行有點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