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明星們,尤其是沒有獲得獎杯認可的明星們開始比拼起了一種特別虛無縹緲的東西——票房號召力!
似乎有了所謂的票房號召力,即使沒有演技,他們也是一線明星!
在一般網友看來票房號召力的演算法很簡單,只要他出現在電影裡,那部電影的票房成績就算到他頭上了!
於是,大家很清楚的算了出來:哇!原來鄧朝是新世紀我國第一位票房達到100億的男演員!票房號召力好強大呀!
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如果單純累計某個演員在多少部參演過的電影裡有多少多少票房了,就說他票房號召力高?
那ab參演的電影《神都龍王》、《尋龍訣》,累計票房高得不得了,這算票房號召力高?
拜託她只是個花瓶。要這麼說,李蓮花、韓更在《變4》裡面打個醬油,難道全球票房總計幾十個億人民幣,這功勞都算他們的了?
要說到票房號召力,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誰的名字成為了一個品牌,那就是票房號召力高。
星爺、大哥成這兩個名字就是品牌。
我們可以說星式無厘頭,說辰龍電影,說馮氏喜劇,這都是品牌。
你什麼時候聽說過鄧朝式電影?
就連號稱50億影帝的黃博,他在一個不擅長的領域愛情電影《第101次求婚》,口碑不及格也就算了,電影票房也算不上很好,甚至比不上《痞子英雄》!
這麼講吧,如果一部電影,喜劇的,寶寶擔綱男一,投資不用想,絕對沒問題。
反之,如果一部電影是胡戈擔綱男一,投資人會含糊的。
絕對不是黑胡戈,認識我的都知道我是我胡的鐵粉,只是客觀的闡述一下事實。
這就是電視咖的明星和電影咖的明星的差別。
還有一個,最近幾年小鮮肉頻頻出現在院線裡,但清一色的都是青春片,真正的大製作從來沒有一番,甚至連男二的戲份都算不上,為什麼?國內大部分看似很紅火的小鮮肉,不扛票房!真的不扛,扛不動!
衡量一個演員能不能扛得起票房,尤其是大製作,必須看他對路人粉的吸引力,很明顯小鮮肉們對路人粉的吸引力為零,甚至還會讓人反感!
說回楊蜜,從電視咖轉攻電影大銀幕,是所有演員的夢想,楊蜜自然也不例外!
楊蜜有沒有單抗一部電影的實力?
很明顯,如果是投資不大的電影,找楊蜜就對了,《孤島驚魂》那樣的粗製爛做居然收獲9000萬票房!
非要找原因,肯定是楊蜜的原因!
但想要更高,就不成了,因為她對路人粉的吸引力不夠!
至於《大武當》,呵呵,電影太爛,爛到極致,甭說楊蜜,就算是找白百合也白搭!
所以,看看2011、2012年的楊蜜只能在大片裡演一些小配角,小製作裡出演女一。
《畫皮2》的雀兒,《春嬌與志明》的小三)
此刻的她極需要一部票房能夠爆炸的商業片證明自己的票房號召力!
《小時代》無疑是很好的選擇!
當然,《小時代》系類最主要的賣點還是郭小四,這個沒關系,反正楊蜜很清楚《小時代》再怎麼不濟票房過億還是必須的!
但這幾天的拍攝,楊蜜意識到一個問題,她完全沒想到郭小四真的一點也不懂電影方面的常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