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臨近傍晚的時候,趙明宜正要命人去打探訊息,林氏卻讓人喚她過去,說是頭疼。張媽媽傳話傳得著急,她以為發生了什麼事兒,便暫時先按捺下來,帶著梨月去了正房。
路上張媽媽帶她走得很快。穿過迴廊,遠遠地望了眼三夫人的院子,感覺也十分安靜。來往的丫鬟婆子們也少了。
一定是發生了什麼!
張媽媽把她引到了正房。還未進門,林氏便迎了出來,上下打量了她一陣,而後才拍了拍胸口,把她摟進了懷裡:“我的乖乖,還好把你喚過來了,今夜哪也別去,就待在娘這裡。”
趙明宜心下一沉:“娘,到底怎麼了?張媽媽不是說您頭疼嗎?”
林氏摸了摸她的頭,正要說什麼,卻聽見門外打簾子的聲音,進來一個穿著靛青色直裰的男人,腳步匆匆,房裡的丫鬟一時慌忙行禮,嘴裡喊著二老爺。
他一邊走一邊說著話,怒氣衝衝,俊秀的面孔也繃了起來:“溪亭也太不像話了,抓自己老子身邊的人,還直接讓衙役進了府,半分面子都不給大哥!”
“他這是想做什麼?造反嗎?不知倫理綱常的東西!”
他看起來很是氣憤,走進來便罵,平日裡最文氣的人這會兒也罵得十分不好聽。
林氏見丈夫忽然回來,也是愣了一下,聽見他說什麼後連忙捂住女兒的耳朵:“胡說什麼?你要罵出去罵,別在我這裡,我可不伺慣你這脾氣。”
趙明宜也愣了神。
一是她真的許久沒見過她父親了,這般年輕。她印象裡他的樣子越來越老,尤其是大哥把伯父拉下馬之後,父親變得更蒼老了。而二則是……他罵的人是她的兄長。
“爹爹,他也是我的哥哥,你怎麼能這麼說。”她掰開了母親捂著她耳朵的手,心裡也很是憋了一口氣。
大哥因為伯母的死,跟伯父已經鬧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爹爹最敬重大伯父,所以從小他便總是訓斥哥哥對伯父不恭敬。她聽了太多太多,以前她不敢反駁父親,只能自己跑到沒有人的地方偷偷哭。
今天卻是再也忍不住了,她直直地看著自己的父親,唇瓣抿得緊緊的,眼中的氣惱再也掩飾不住。
林氏怔怔地看著女兒,有些驚詫:“你……”
而二老爺更是被這許久未見的女兒說得梗了一下。
聽起來也沒錯。他這般說一個小輩,其實是件很失體面的事情,再則又被自己的女兒聽見了,他臉上更是有點掛不住。
“蓁蓁……你怎麼在這裡。”他尷尬地咳嗽了一聲。一旁的丫鬟過來上茶,他端起來啜了一口,又扯了扯自己的領口,看起來依然很是煩躁。
林氏摸了摸女兒的頭:“我跟你爹爹有話要說,你先到耳房去坐一會兒。”說罷讓張媽媽帶她出去。
趙明宜不願意讓母親下不來臺,只能聽話地去了。
她坐在耳房,丫頭拿來糕點給她吃,小聲跟她說家裡今天很亂:“大爺回來了……前院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大老爺大發雷霆,書房裡的瓷瓶碎了三個,硯臺也碎了,我們都害怕得不敢出去。夫人怕今夜出什麼事兒,所以讓張媽媽把您喊了過來。”
趙明宜這才明白過來。她看著那丫鬟圓圓的臉,點點頭,把耳朵上戴著的墜子摘下來給她。道了一聲謝。
小丫頭嚇了一跳,一開始不敢收。她又塞了幾次,小姑娘終於收了,端茶出去的時候顯然十分高興。
趙明宜聽見隔壁屋子裡,父母的爭吵聲。
她坐不住,去到他們門外守著,剛站了一會兒,便見父親怒氣衝衝地掀了簾子出來。看見她在門外,也是愣了一下,而後叮囑她:“快回房去,今夜跟著你母親,最好不要出去。”
說罷便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