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刻有人能從迷宮的正上方,用上帝視角去觀察。
就會發現,這座圖書館迷宮的規模大的驚人。
它是一座佔地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長方形迷宮。
程謙墨在第一個分叉口,使用精神力感知出正確方向後,他的移動速度就在不斷提高。
令人驚訝的是,他後續在遇到分岔路的時候,竟然沒有繼續使用精神力感知,而是無腦選擇貼右邊的書架牆壁行走。
整個過程沒有哪怕絲毫的猶豫,就好像提前知道了路線圖一樣。
幾分鐘後,程謙墨的速度依舊沒有減緩,甚至在喝了一瓶迅捷藥劑之後,反而還在增長。
“以我目前的精神力屬性,哪怕加上裝備加成,也絕對無法支撐到最後。”
“於其在每個分叉口浪費時間感知,不如無腦使用右手法則通關!”
“甚至後面如果我能透過書架的縫隙,看到最終出口在哪。”
“還可以直接偷雞!”
程謙墨對於自己的定位非常地準確。
他的思路也一直異於常人。
雖然透過精神力感知,可以準確定位正確的方向。
但是每次感知至少需要花費3040秒的時間,同時還會耗損精力。
明知精神力不夠,還要強行感知,在程謙墨看來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對於這種出入口,有且只有一個的平面迷宮。
在前世,有一種非常無腦,但是絕對能夠保證百分百通關的方法——右手法則。
如果把迷宮內的若干個分支牆壁,都看成一條繩子上的分叉。
那麼對於出入口唯一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拓撲學”的知識,將其延展開來。
無論迷宮的圍牆是多麼的蜿蜒曲折,把它抻直了也就是一根線段而已,迷宮的出入口分別對應著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
只要你至始至終,都沿著同一側方向移動,最終你都會走到終點。
歸根究底,迷宮的玩法,就是從入口進入,最終從出口走出。
將其本質簡化出來後,一切都變得簡單了起來。
兩點一線,誰不會走?
就看你能不能轉變思維了。
“冥想的那段時間,都夠我多走好幾次死衚衕了!”
程謙墨一邊跑,一邊吐槽著。
他的身影不斷穿梭在迷宮之內,如果遇到了死衚衕,就原路返回上一次的分叉口,然後繼續往右走。
不急不躁,程謙墨嚴格執行右手法則,不會去試圖嘗試哪怕一次運氣。
雖然很多時候,他都走進了死衚衕,但是總體進度卻在直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