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在京城有些年頭了根基不淺。
雖然比不上陪同開國皇帝一起打天下的那批勳貴但也有自己的人脈袁子羽科舉出身有不少同年同窗又有不少同僚加之他官居要職家裡常和霍家走動,誰都願意給他幾分面子,打聽吏部侍郎小妾之前主簡直是手到擒來的一件事。
玉娘是被周舉人送給吏部侍郎李素的李家上下人盡皆知。
鍾娘打發一個口角伶俐辦事利索地小廝接觸到李家管採買的人,很快就查到了周舉人的下落和現在的境況。
如他們所猜測的那般,周舉人現在全靠依附李素這位吏部侍郎生活。
估計是因為周舉人獻妾有功李素大發慈悲派人給周舉人安排了一個一進的小院子用作居住之地,另外還賞了兩個小廝和兩個丫鬟伺候他每個月派人送五兩銀子的供給。
說是丫鬟其實是李素沒名分的小妾。
玉娘精明厲害一朝得勢就把李素後院中的姬妾攆得一乾二淨據說連一件好衣服好首飾都不准她們帶走,念在周舉人讓自己享福的份上她建議李素把長相最標緻且在自己剛跟李素時和自己爭鬥最激烈的兩個小妾送給周舉人。
其心思之惡毒,可見一斑。
周舉人是一科舉上不得志的老叟而兩個小妾最大不過十七八歲。
周舉人當初敢收縣令大人名義上的美妾玉娘自然不在乎新妾是不是跟過李素,反而覺得很得意,畢竟不是人人都能睡到吏部侍郎的小妾。
唯一讓周舉人不滿的就是五兩銀子太少,根本不夠他的開銷。
如果是別的舉人老爺,年輕有為,定有許多人捧著銀錢送上門,可惜周舉人年紀大了,志氣消磨得差不多了,又做出和李素交換小妾之事,就是有金山銀山的人也不願意投資到他身上,“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話都不能用在他身上。
雖然小妾身份下流,總是被文人雅士當作物品一般送來換去,但是在真正的讀書人眼裡,這種行為何止是不體面,簡直是不堪之極。
夫妻和睦恩愛與否,反倒是一種考驗讀書人品德的方法。
周舉人過得好與不好,和張家無關。
秀姑整理好買下來的首飾,作為壯壯將來結婚時下聘之用,又把昔年獲贈的綢緞挑選一些依舊燦爛如新的出來,和首飾一起放進櫃子裡。
這種最上等的綢緞,繁複華麗、清新淡雅兼而有之,確實是不會過時,依然盛行於市。
鍾娘婆媳出門或者平常穿的衣服中,既有流行的新式花樣綢緞,也有舊時候的上用綢緞,沒有人因為她們穿舊料子做的衣服而笑話她們,反而還有一些大戶人家暗地裡特意求購這種幾十年前風靡一時的上好衣料。
首飾、綢緞、聘金,算是聘禮中頂頂重要的東西,糕餅羊酒之類臨時置辦都不遲。
他們家根基淺薄,也弄不來特別貴重的古董做聘禮,自然不會為了面子就刻意高價購買,以他們的眼力,還怕買到贗品呢!
張碩回來見她翻箱倒櫃,又看到桌子上放著以前送給她的首飾,忍不住問道:“你把這些東西都翻出來幹什麼?是想把金子炸一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