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應是,然後說道:“別人我不知道,只是我與阮氏兄弟世代皆在水泊附近生活,這八百裡水泊也不知來過多少批散寇流賊,有的十天半月便被官府絞殺或捕捉了,有的雖然龜縮水泊一兩年,但毫無作為。但自大頭領上山後,這才多久,不僅周圍百姓歸心,天下英雄也無不嘆服,除了大頭領,誰能有此手段,如果大頭領要換人時,我兄弟幾人第一個不服他。”
王進也接著說道:“大頭領雖年輕,但絕不薄德,如今,這梁山上下,誰有不服大頭領胸懷眼見及操持手段的?沒有!還有誰比大頭領更適合這梁山之主了,沒有!大頭領若要換人,我等也不服他。”
顏闊揉著額頭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嘛,我不認為我就是最合適的。而且,我上山之初就說過,咱們梁山眾人不是山賊土匪,而是英雄好漢;我們的目標並不僅僅只是佔得一山一窪,或是一城一地,我們心懷天下百姓,最終目標是推翻這腐朽的趙宋王朝,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所以,這梁山之主當有德者居之,誰德才兼備,能帶領大夥徵戰天下,給天下百姓個好生活誰就來做這梁山之主,這才是正路,這才是獲得最終勝利的保證。”
林沖起身抱拳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話是不錯,但林沖也曾帶過兵,剿過賊,如大頭領這般的‘賊’真是從未見過,一句話,這梁山之主非大頭領莫屬,不用再說了。”
史進、朱武、楊春、歐鵬、蔣敬等幾人也一同道:“梁山之主非大頭領莫屬!”
“好吧,好吧,既然兄弟們信我,我便暫時先當著,以後有更合適的人上山時再說。”顏闊見眾人心齊,也就不再討論這個問題。
他之所以這麼說,也是存著試探晁蓋等人的心思,原水滸傳中晁蓋和吳用一上山就打著謀位心思的,實際上,哪怕王倫收留他們,也一樣要死在晁蓋、吳用手上,這才試一試。
卻在這時,誠伯從山下回轉,急急走進聚義廳來:“報大頭領,我們此次購買的兩百匹好馬在雄縣被遼人劫了,派去販馬的五十多人被殺,其中還有從顏家中帶出來的兩位忠僕也全部被殺,僅有三人逃得性命回來。”
“什麼?雄縣?那不是我大宋境內麼,怎麼還能讓遼人給劫殺了?”王進率先問道。
誠伯回道:“是我大宋境內,據逃回的三人說,他們在遼地都是夜行晝宿,並盡量避開遼人。進了大宋境內,這才敢白天趕路,想不到遇上南下‘打穀草’的遼兵約兩三百人,他們越過我大宋邊境,在雄州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老奴計料不周,造成如此大的損失,全是老奴之過。”
顏闊一掌拍在桌子上站了起來道:“遼人如此囂張,欺人太甚,豈是誠伯之過,闖進我大宋境內肆無忌憚地燒殺搶奪,還有沒有天理了?朝廷就不知道,不管麼?”
王進忙道:“遼人‘打穀草’延續已經久,幾乎年年都會有遼人這麼做,朝廷自然也是知道的,只是管不過來,也不敢管。北地邊境比較敏感,官家怕一管便要鬧出兩國再次交兵,所以,一忍再忍,一讓再讓,百姓苦不堪言,卻也無可奈何啊。
遼軍不僅搶奪百姓物資,還奸女,擄掠兒童,無惡不作,喪心病狂。甚至稱我漢人婦女兒童為兩腳羊,殺了蒸煮吃肉,所行所施,禽獸不如,王進願領兵前往與遼賊一戰!”
顏闊搖了搖頭道:“若是官兵,自然可由元帥率兵亦可,但這是外族,是敵國之賊,我梁山以護國安民為宗旨,如今百姓遭難,邊境敵國囂張,我若不親去,如何服眾?”
吳用想了想道:“大頭領所言不無道理,只是此次遼兵不多,只兩、三百人,就不用大頭領親自去了,小可不才,願與王元帥一同前往拒之。”
林沖也道:“末將也願隨王元帥前往殺敵,大頭領乃梁山之主,怎可輕動,這樣的話,以後也不需再講。我雖是武人出身,但也聽說過一句話:‘君憂臣勞,君辱臣死’,殺敵沖陣之事就交給我等將領吧,我林沖本是一武人,就該沖鋒陷陣,馬革裹屍,方顯榮耀,大頭領莫非要搶我等將領飯碗不成?”
眾人紛紛起身勸道:“林副帥說得對,大頭領不可輕動,我等願北上殺賊。”一時間,眾人爭得熱火朝天。
顏闊看了只得出聲道:“好吧,好吧,我不去就是,不過,此次梁山北上抗遼,並非僅僅只是因為遼軍搶我梁山馬匹,殺我梁山兵士而進行的複仇。而是我梁山秉承護國安民之宗旨,進行的抗擊之舉。
所以,這第一次對敵國用兵,不能輕率,得派出精兵強將,正好所有將領都在,吳用、朱武、公孫勝、蔣敬幾位參謀也齊了,就此事拿出一個章程決議來,盡快點兵起程,我等慢上一日,邊境的百姓就要多受一日苦難,等不得,也拖不起啊。”
透過參謀部軍事參謀的最終決議,第二天一大早,顏闊在校軍場上點兵聚將,打出梁山義軍北上抗遼的大旗,出征將領有林沖、史進、陳達、石秀、石勇、晁蓋、吳用、公孫勝、蔣敬、顏安十名將領。率領兩個槍兵營,兩個刀盾營,一個長弓營,一隊騎兵計一千六百兵士,另有顏安率領八百輜重加強營,合計兩千四百多人,以林沖為帥,浩浩蕩蕩,開往雄州。一路上各縣城、州府都緊閉城門不出,任由梁山兵馬透過。
不出十日,梁山兵馬已經抵雄州,哨探來報,一股三、五百人的遼騎劫掠雄州各縣後,迂迴到霸州白溝河一帶邊境,繼續搶掠。梁山兵馬轉道東北而上,經過一日急行軍,在霸州遇上這夥囂張至極的遼國騎兵。
林沖以一千兵擺出沖鋒的箭失陣正面迎敵,另派史進率五百兵士迂迴敵後,埋設地埋。正面弓箭遠射,中程丟手榴彈,一千打五百多,別說有手榴彈,就是沒有,林沖一樣有把握打敗遼軍。遼軍的戰馬從未遇過手榴彈這種東西,別說炸傷,沒炸到的也因驚了馬,四處亂跑,根本不受控制。僅一陣就消滅遼軍一百多人,打散了遼軍陣形,追殺過去。
再有史進的地雷陣阻擊,前後夾擊,遼軍一個都沒跑掉,可惜的是繳獲的戰馬健全的只有三十多匹,其他的不是直接被炸死,就是斷腿斷腳,沒有用了。
解決了這一股‘打穀草’的遼兵,林沖飛鴿傳書回梁山,顏闊馬上派出物資運送隊,由歐鵬、馬麟、楊春三人率領五百兵士,將一批批糧食、衣物、藥材等送去,讓林沖安撫受掠百姓,並在霸州安營紮寨,一為練兵,二為保境安民。
許多邊境百姓在梁山的幫助下,重獲新生,一些年輕力壯的紛紛加入梁山義軍。不到半月,梁山鎮守在雄州的兵馬發展到三千多人,這是顏闊開始時也沒有想到的,沒辦法,隊伍擴張太快,後勤保障有些跟不上了,他只得聯系柴進,就近讓滄州方面暗中協助運送糧草物資,加之從梁山到雄州、霸州一帶,地勢平坦,水運發達,五百人的輜重隊來回運送,這才勉強能讓林沖糧草物資無憂。
梁山軍全殲今年來犯的五百多遼軍騎兵的消信傳出後,天下為之震動,多少年了,朝廷根本不管邊境百姓死活。如今梁山兵馬北上抗擊,並大勝遼軍,安撫邊地百姓,頓時贏得天下更多百姓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