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水滸騰龍 > 第040章 官兵來襲

第040章 官兵來襲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神奇三國 七年之養 我寫過的虐文主角都來找我了 生存進度條[穿書] 宋時幫閑 西岐二公子 鄉野超品小商人 暮春雨夜 鳳凰於飛 身有隱疾 花瓶人設說崩就崩[星際] 曾經有個男盆友 重生後他成了我老公 盛時長青(重生) 長夢·孤行 末世之喪屍酒店 [勇春]機械之心 恆久之音 倦花飛 白月洄流

原來王進說的濟州府最少也要十幾天才能調兵前來,如今已經過了十多天了還不見蹤影,看來這大宋的體制,效率真的是慢到了極點了。但顏闊第一次接戰,心中多少有些不放不下,終究還是忍不住來到軍營。

正是晨練時間,數百梁山兵士齊聚校軍場上,正在操練,王進站在將臺之上,見顏闊進來,連忙走下將臺:“大頭領,如何不通知一聲,好叫我到營門迎接。”

顏闊擺手道:“咱們梁山不興那一套,你們練你們的,我只是來看看。咦!這槍兵出槍時後手腕這麼一旋,刺出的槍也是如鑽頭一般,雖也是簡單的直刺,但卻高妙不少,不錯。”

王進跟在顏闊後面回道:“正是,原先大頭領的簡單一刺,非常不錯,但是遇上厚甲時,有時會卡頓,於是我加上了一個旋轉的小手法,也不複雜,但更能破甲鑽縫,殺傷力更多了些。”

“嗯,很好,八十萬禁軍教頭果然是有真本事的。”顏闊心中暗暗高興,同時也不忘表揚王進,再好的關系都是需要維護的,偶爾誇一誇,才能讓對方覺得付出值得,有成就感,這點,顏闊在四處打零工,做小領班時就深有體會。

果然,王進聽了更加來精神,指著不遠處的刀盾兵陣說道:“大頭領再看那刀盾兵陣,簡單的劈砍,一刀一刀的太單一,也容易被防架,我改成了四刀連劈,都是簡單的劈刀,但是四刀連劈效果更佳,而且上場上,很容易形成大頭領說過的條件反射,一刀連一刀狀如瘋魔,殺傷力更加驚人。咱這些兵都不可能人人都有習武的天賦,江湖中也有過亂刀劈死老拳師的先例,所以,我改成現在這樣,上下左右連劈亂砍,效果相當不錯。”

顏闊一看,見刀盾兵陣上,口令一出,兵士果真是上下左右連出四刀,都是簡單的劈砍,但是劈頭,劈肩,劈腿,引上打下,果然比單一的劈一刀要有實效:“非常好,聲東擊西,雖都是簡單的劈砍,但是效果卻是大大增強了,我梁山得元帥執撐,真是如魚得水啊,元帥辛苦了。”

王進笑道:“弓箭兵只有三十多張弓,戰力有限,我讓他們先散練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制一張好弓實在不容易。”

顏闊想了想道:“是啊,制一張弓確實工序繁雜,不僅制弓的材料不好找,就算有材料也不容易製做。”

說到這裡,顏闊突然想到了什麼,眼前一亮:“我聽說有一種長弓,差不多齊眉高,弓背由一條完整的韌性彈力都不錯的木材彎制而成,上好的長弓用紫杉木製作,堅硬而有彈性。普通的長弓用榆木、白蠟木之類堅硬有張力的木材也是可用的替代品。

這種弓比複合弓的弓臂長,攜帶有些不太方便,但卻能以加長弓身,積蓄動能,與複合弓增加彈性,獲得動能一個道理,卻能以簡單的製作方式,極低的製作成本,彌補與複合弓的差距,同樣有不俗的殺傷力。

你一會去問問制弓的匠師,能不能試試這種方法,如果能成的話,那我們後山上盡多白蠟木,很快就能製成幾百張弓了。”顏闊在現代看過一些資料,知道有一種英格蘭長弓,據說殺傷力並不比複合弓差多少,現在看到制一張複合弓耗時耗力,所以才說了出來。

王進一聽喜道:“加長弓身,積蓄動能,彌補彈性之不足,這似乎有些道理,我一會就去找弓箭匠師問問看,如果可行,那就太好了。”

果然,第二天,王進就拿著一張用白蠟木製作的長弓興沖沖地跑到顏闊家裡來了:“大頭領,這長弓確實可行,加長了弓身後根本不用再塗膠綁角紮筋那般複雜,卻同樣能射兩百多步遠,實在是太好了。”

顏闊接過弓來試了試道:“嗯,這張力確實不錯,但是咱們梁山弓箭營就得挑身材高大的才行了,呵呵,有一利必有一弊啊。”

王進卻道:“這個不難,這長弓不要做太長的,就做六尺左右,常言說,堂堂七尺男兒嘛,身高八、九尺的好漢不好找,但七尺左右的漢子還是能挑出一些的。”

“嗯,那就讓弓箭匠師多做些這樣的長弓,我們的弓箭兵要盡快練出來。”顏闊也知道,這英格蘭長弓,好就好在比起複合弓來製做簡單,成本不高。但也有弊端,人家英格蘭人身高可比亞洲人高,而亞洲人要拉六尺長弓就不是人人都可以的了,但現在沒辦法,只能挑人組建弓箭兵了。

又過了十幾天,還不見官兵前來,顏闊心裡有些打鼓了,找王進商議,王進卻是一點不急:“大頭領,這官府辦事都是按步就搬,一級一級申報,一級一級審批,少一個環節都不行的。這也是大宋總是被來去如風的遼人欺負的原因之一,等上級審批完,遼人早已經打完跑個了。

而且看現在的勢頭,估計可能會是兩府,甚至三府兵馬調集,咱趙官家太祖上就是武將掌兵得的天下,所以,大宋從開國之初,就非常防備武將,限制武將,想要調動一兵一卒,都得由文官層層審批,級級鑒押,耗費時日個把月都屬正常。”

“是啊,咱這大宋是文人的天堂,卻是武人的地獄啊。難怪會那麼輕易被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大宋的體制是走了極端了,不亡才怪。哦,對了,兩府甚至三府兵馬,那得多少人馬?我們現在能上陣的只有五百多人吧,如何應對?”顏闊一想到王進剛說的三府兵馬,也有點著急,畢竟再是‘仙人弟子’他也從來沒打過真仗啊。

王進卻是一臉輕松:“頭領莫急,就算三府兵馬也就一兩千人,而且不出所料,三府加在一起,反而心不齊整。我梁山兵士雖只五百卻是齊心,所以,縱算他來十倍兵馬也不濟事,到時只看我如何敗他便是。”

“好吧,到時就看元帥的了,我沒打過仗,只能保障元帥糧草供需,上陣殺敵全要拜託元帥了。”顏闊聽了王進的話,心中也有些安定下來。

王進乃是人精,順著顏闊的話回道:“大頭領乃梁山之主,怎可輕動,只管坐鎮指揮排程,何須上陣廝殺,到時看我手段便可。”

又過得三日,忽有探馬來報:濟州府團練使黃安,率領濟州本部人馬並東平府人馬共計兩千餘人,離了濟州府往西沿水泊繞邊而來,兵鋒直指我梁山。

顏闊立即招集梁山核心頭目,二老及王進、顏安到聚義廳議事。

顏闊將官兵來攻的事說完後,王進身為梁山兵馬大元帥,自是首先發言:“濟州,東平兩府兵馬往西沿水泊而來,說明他們對我梁山地形是有所知的。我梁山北底南高,若他們從濟州直接走水路強攻南山,定然損兵折將,不易攻下;如今他們繞水泊而來,明顯是想攻我梁山之北的平緩之所在。

我梁山雖有這八百裡水泊為屏障,卻暫時沒有水軍營陣,說不得,只好兵出水泊,在陸地上與之一決高下了。當然,八百裡水泊乃我梁山自然屏障,也並非無用,萬一事不可為時,退回水泊,他們也知遮天蔽日的葦蕩水道,不敢輕易追來,追來也沒辦法進入。所以,就看大頭領如何打算,是主動拒敵呢,還是被動耗敵?”

顏闊想了想才道:“官府雖已經知曉我們在梁山安營紮寨,但肯定不知虛實,而我還想多爭取些發展的時機,不宜太快暴露梁山實力。所以,我覺得咱們還是將官兵引進來,在迷宮般的蘆葦蕩中完成這次拒敵任務。

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哪怕官兵敗了,他們也會以為我們只憑了這水泊地利;再一個,葦蕩迷濛,逃散的官兵也不能精確知道我梁山兵馬情況,更能減少正面硬抗帶來的兵士傷亡,元帥覺得呢?”

王進點頭道:“大頭領所言有理,我梁山兵士從未有過實戰經驗,不宜硬打硬沖;其次,這朝廷官場那點破事,我王某也深知,他們此次前來,無非就是要向上面有個交待,表明自己出兵征剿了,至於成與不成,那是另一回事;

其二,主動上岸與官兵硬戰,王某也有勝算,但五百對兩千,可能活下來的梁山兵士將不足一半,這已經是最好的情況了,官府耗得起,我梁山如同新點燃的火苗,雖然假與時日可能會火勢沖天,但此時卻是經不住風吹雨打的,好不容易聚了這幾百兵將實在傷不起。”

信伯點頭道:“大頭領和王元帥說得都有道理,只是我梁山草創時僅八條漁船,如今雖造了些船,也僅三四十條船,將官兵引入水泊葦蕩,能吃得下麼?”

王進笑道:“這點無需考慮,那黃安帶著兩州兵馬繞道而行,來搶我梁山北寨,不僅是南寨地勢險要之故,還有官兵船少之故。三四十條船足來往穿插,官兵也弄不清我們到底有多少條般,已經夠了,如今天氣漸熱,葦蕩有枯葉,到時將官兵引做一處,點上一把火,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顏闊想到水滸傳中梁山第一次敗官兵就是引進水泊後用火攻的,於是站起身來道:“戰陣之道,天時,地利,人和;地利、人和不用說,這是我們的地盤,我們的地盤我們做主,但天時來說,此時雖已初夏,也確有葦蕩枯葉,但我覺得還不夠,我們可以拿出十數條船來,上布火藥硫黃等易燃之物,到時直接點烯撞上官兵船隻,連燒帶打,勝算更大些。”

“拿出十數條船,裝上火藥?直接點燃撞上去,這……”信伯有點捨不得。

顏闊自然知道,於是笑著說道:“信伯可不能捨不得十幾條船,打戰本來就是打消耗嘛。何況船沒了可以再造,但咱們的梁山兵聚到現在這點人可不容易,我寧可舍船,也不捨兄弟們的性命。”

王進聽完,猛地站起來道:“好!大頭領待兵子,是我梁山眾兄弟之福。我這就按大頭領所說前去安排布陣,準備迎敵,大頭領及兩位閣老且在大寨吃酒便可,我堂堂八十萬禁軍教頭出身的梁山兵馬大元帥,若不能將那小小的濟州團練使黃安敗了,自當提頭來見。”

說罷轉身就要走時,卻被顏闊叫住了:“元帥且住,此番是我水泊梁山第一場徵戰,兵士心理、軍令執行都不可能盡善盡美。我只要元帥盡力即可,且莫再說什麼提頭來見的話,真的打不過時,元帥只管退回大寨,讓官府見識我梁山水泥關卡箭陣的厲害,常言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元帥現在可是我梁山的頂梁之柱,萬不可有任何閃失。”

王進聽了顏闊的話,心中感覺暖暖的,他在大宋軍中任職時,哪怕一次小小的公辦差事出門,軍中都要將他老母押下以作保。現在顏闊卻對自己如此關心,心中不感動那是不可能的,但想說什麼卻一時找不到好的話來,只對著顏闊重重一拱手,撩開披風:“顏安!擂鼓點兵,且隨我下山殺敵。”然後大步邁出了聚義廳。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烏龍事件 無聲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