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國衝秀兒一笑做到了車把處對林翀:“你要是在不上來,我就見機行事把你甩了。”
著一揚鞭,凌空抽了一下,林翀趕緊跳上車,鄭濟國等他坐好後還不忘回頭跟郭秀兒揮手道別,鄭濟國趕著馬車,一直到看不見郭秀兒才用力一鞭抽在馬背上,往山裡趕去。
因為臨近大雪封山,氣已經很冷了,一路上他們是緊趕慢趕往山裡走,第一黑前,他們來到了一處暖洞,暖洞是山裡獵人打獵或者趕路的人可以休息的山洞,山洞不大,也就剛後能容納一輛馬車,和23個人休息,這種洞是被精心挑選出來的,周圍有溪作為水源,山洞也被改造過的,洞裡有石床,還鋪著厚厚的乾草,砌著土灶和燒飯的瓦罐,甚至有劈好的乾柴。過路的獵人或山民只要備有乾糧和水就能做一頓熱乎乎的飯。
鄭濟國把馬車停好,開始準備做飯,他們帶的水不多,於是鄭濟國就讓林翀去後面的溪打些水。
林翀拿著水壺就出了洞,繞道後面去打水,後面的溪大約只有兩三米寬,雖是冬,卻並沒有結冰,溪水清澈見底,林翀拿著水壺擰開蓋子把水壺兒按到水裡打水,就在這時,他看到水裡似乎有什麼東西,藍白相間,埋在溪底部的泥裡,看起來像是一個瓷器。
林翀年紀,好奇心大,就找了一根枯樹枝去撥弄水裡的瓷器,溪底的泥還是相當的軟,一撥之下,那個瓷器漏出埋在下面的部分,還真是一個瓷器,但是還沒有完全漏出來,看起來個頭還不。林翀帶著水壺回到洞裡,把看到的事情跟鄭濟國了,鄭濟國聽了:“有可能是山裡衝下來的瓷器,過會兒飯煮好了我們去看看。”
林翀問:“山裡面怎麼會有瓷器?”
鄭濟國:“子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凡是大山,必是地靈氣匯聚之處,在古書上會有山藏龍脈之,很多的帝王將相死後回請看風水的術士在山裡給他們尋一處風水好的墓地,用來給子孫後代聚氣納福,據可以讓後代也封侯拜相,甚至做皇帝。”
林翀作為紅衛兵的一員,自然不會相信這些封建傳,他撇撇嘴:“這些封建主義思想害死人,要是人死了買個好地方就能讓後代封侯拜相,那麼多的皇帝死後埋的地方都不差,怎麼他們的後代還是會亡國?”
鄭濟國笑笑:“這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咱們也不必深究,走,我們去看看你發現的是什麼東西。”
話間,兩個人來到了溪邊,林翀一直水中的瓷器:“就在那邊。”
鄭濟國湊近了一看:“這個形狀看起來想一個枕頭。”
林翀:“枕頭?還有用瓷器做的枕頭?這麼硬怎麼枕?”
鄭濟國:“古代人喜歡用硬枕的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儒家禮儀文化的體現,古人對自身要求十分嚴格,要“坐有坐姿,站有站姿”,連睡都要有睡姿,他們認為“枕頭硬,才能骨頭硬;骨頭硬,做人身板才能挺”,而且不但有瓷枕,還有木枕,石枕,玉枕,竹枕什麼的,把頭部墊起來,清涼又通風。關於枕頭的事情,我回頭把書借給你看看。”
鄭濟國一邊,一邊用木棍將瓷枕撥到了岸邊,用溪水洗乾淨後一看,果然是一個完整的枕頭,這個瓷枕底部有藍色的花紋,而上面頭枕的地方畫著一副宮廷人物畫,是一群美麗的宮女圍繞著一張龍椅,龍椅空著,但是所有的宮女還是對著空椅子露出尊敬的神情,似乎皇帝就坐在那張龍椅上。
鄭濟國看了看也沒看出來這時什麼時候的東西,於是對林翀:“今晚正好給你當枕頭使。”
林翀腦袋要的跟撥浪鼓似的:“我可享受不了這種枕頭,還是你用吧!”
林翀講到這裡,露出奇怪的表情。
隨後他:“那時我們不知道,這個瓷枕是此後開啟我們詭異生活大門的鑰匙。”
(本章完)
喜歡科班僧道捉鬼團請大家收藏:()科班僧道捉鬼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