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說。”仁王爺似乎也想起什麼,提醒道:“你安定姑姑說,讓你別帶壞她兒子。”
仁王妃不依了,“長公主怎麼這樣說,明就是安定郡王調皮,駙馬都不只一次賞安定郡王板子了,我們天霽可沒挨過打。”
見妻子不悅,仁王馬上放軟姿態,“好好好,不說她了,倒是講講天霽,都二十歲了,也該說親,你也別總是依著他。”
“我這有什麼辦法。”仁王妃不能老實告訴丈夫,兒子以往整日跟男人鬼混,所幸在十九歲時宋姨娘入府,給他改正過來,便當成是兒子年輕不懂事,糊弄過去,其它的以後再說。
仁王道:“該快點,二十歲真不小了,我還想抱孫子。”
“妾身也想哪。”仁王妃故作不滿的看向兒子,“都是你不聽話。”
趙天霽覺得冤枉極了,“兒子從小到大不惹事,還給父王母妃掙了不少光,怎麼又算到我頭上了?”
“還是得怪你這個當母親的。”仁王一本正經的說,“要不是你把他生得這麼出類拔萃,又把他教得文武兼備,他能這般眼高於頂?”
仁王妃嬌嗔道:“王爺這是怪妾身了?”
“當然。”仁王撚著鬍子笑了,“你要是把兒子生得差一點,醜一點,笨一點,不要這麼聰慧有主見,我們肯定早就抱孫了。”
站在後頭的宋萃玉看著仁王跟仁王妃的互動,還真是可愛,在兒子面前也能打情罵俏。
“齊太妃到。”
圓桌旁的三人連忙起身,趙天霽更是大步上前去攙扶齊太妃,“祖母小心些。”
太妃點點頭,笑說:“你乖。”
宋萃玉偷偷觀察著齊太妃,她的面板很白,眼睛大,雖然上了年紀,但不難看出年輕時是美人,身體瘦弱,眼神卻堅毅,果然是歷經宮鬥出來的,跟仁王妃這朵溫室小花完全不同。
齊太妃在圓桌的主位坐下,剛剛很活潑的仁王妃頓時變得安靜,看來外人說因為仁王專情,導致太妃怨恨仁王妃一事不假。
仁王關心的道:“母妃這幾天可好?兒子這幾天忙著北方雪災之事,早出晚歸,疏於問候了。”
“老樣子。”齊太妃看到,嚴肅的表情總算溫和些,“我知道你忙,你皇兄也不容易,好好幫他就行,我呢,有太醫照顧,你不用分心,照顧好自己,對我這老太婆就是李順了。”
“兒子謹記在心。”
宋萃玉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皇太後跟齊太妃這對姊妹還真有愛,姊姊顧著妹妹的兒子,妹妹也顧著姊姊的兒子,不像她這個大活人就站在趙天霽身後,人人都知道趙天霽有姨娘,可只有仁王妃對她笑,仁王假裝她不存在,齊太妃也對她視若無睹。
希望二堂哥爭氣點,個年能考上進土,那麼她就是進土的堂妹,仁王跟齊太妃肯定不會再把她當透明人了。
妾室沒人權,唉。
過了大?一刻鐘,一名小廝飛奔進來,“稟,皇宮的人來了,已經開大門迎接。”
幾個丫鬟連忙把四個格扇都開啟,雪花跟冷風一下子灌了進來,宋萃玉只覺得好冷,雪打在臉上好痛,這是要迎接什麼,如果是聖旨,應該出去接吧,怎麼沒人要出去?
隨即,幾個內侍提著食盒進來,帶頭的那人尖著嗓子道,“奉皇太後口逾,賜年菜十二道給仁王府。”
仁王帶頭向門外鞠躬,“臣,謝皇太後賞賜。”
菜一道一道的放上桌,這大雪天也不知道是怎麼儲存的,居然還冒著熱氣,宋玉心想,原來仁王府的年夜飯是宮中賜下來的,她剛剛還奇怪,怎麼桌子上什麼都沒有,只放著四個碗、四雙筷子,現在她知道了,鹵蹄膀、丁香鴨、油蔥魚片、三菌燉雞等等,把桌子放得滿滿的,一道一道都浮著一層閃光,看得宋萃玉不由得皺眉,怎麼一盤蔬菜都沒有,好膩。
在旁邊等待的管家連忙給領頭內侍一大包銀子,“您辛苦,過年跟幾位大哥一起喝點酒。”
那領頭內侍也不客氣的收下,笑吟吟的說:“太後娘娘吩咐,讓齊太妃、王爺、王妃、世子趁熱吃。”
齊太妃露出笑意,“替我謝謝姊姊。”
“是。”
等內侍出去,丫鬟們關上格扇,又迅速捧來幹淨的手巾,讓主人家擦去臉上的雪花。
齊太妃起筷後,這便開始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