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停下腳步。
他看著那個貌似忠厚,實則奸滑的老頭,心中真是又好氣又好笑,那老頭將話說的冠冕堂皇,可是,做出的事,卻著實讓人看不起。
他無非,就是想訛些錢財而已,但是,嘴中卻口口聲聲說並非是為了錢,而讓那趕驢車的漢子替他將瓦修好,雖然,於理,他佔足了,可是,於情,卻是頗不通人情的。
楊廣本想管一下這個閒事。
可是。
他又覺得,算了,天下像這樣的事情,每天不知道發生多少起,自己又怎麼管得完?
再說了,自己是個皇帝,身為九五至尊,無論如何,沒有必要與這些小人物們產生什麼交集。
所以。
楊廣搖了搖頭,決定還是算了。
算了。
旁邊。
王東洋自然知道楊廣的心思,他見楊廣搖頭,趕緊賠著笑臉悄悄道:“陛下,似這等市井小人,常有為了一文半文之利,爭個不休,面紅耳赤者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即便是官員陪斷不出個明白帳,所以,許多時候,無非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已。”
楊廣點點頭:“……東洋,寡人只是嘆息,人心常有不足,得隴望蜀,譬如那老漢,不過是被刮掉了幾塊舊瓦而已,又何必非要為難那趕驢車的漢子?
可見,刁民二字,即便是國泰民安,太平盛世,也是常有的。”
王東洋嘿嘿一笑,他心想,若論起人心不足,誰又能跟皇帝陛下您相提並論呢?
當然。
他只是心中想想,嘴上,並不敢露出半個字來,王東洋反而笑著恭維道:“陛下神目如電,世間之事,無論大小,都逃不過您的法眼。
不過,依奴婢所見,似這等瑣碎小事,倒也是俗世之景,大千世界所成,所謂紅塵,大致如此。”
王東洋的話,倒讓楊廣刮目相看。
有道理。
若是人與人都一樣,那麼,就沒有了所謂的個性了,如果真是那樣,與一群提線木偶又有什麼不同呢?
楊廣搖搖手,示意不必管這閒事,繼續向前逛逛就好。
走了一陣後,突然,前面出現一座十分巍峨的城中寺廟。
只見。
山門紅粉膩,多賴施主功。一座樓臺從此立,兩廊房宇自今興。
硃紅隔扇,七寶玲瓏。香氣飄雲漢,清光滿太空。
幾株嫩柏還澆水,數乾喬松未結叢。活水迎前,通天迭迭翻波浪;高崖倚後,山脈重重接地龍。
《報恩寺》。
楊廣仔細打量了一番。
覺得。
這座廟宇蓋得挺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