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種,是堅決不信皇帝老子所說的話的。
並且,他們還認為皇帝老子一定是瘋魔了,又或者吃了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
甚至,還有些人會認為這是一個陰謀,是後宮當中的某些膽大包天之徒給萬歲爺下了某種盅,所以才導致陛下說出這樣令人匪夷所思的一番話來。
——例如:楊素和楊玄感兩父子以及戶部尚書韋津等人。
第2種,則是完全相信楊廣所說的話的。
這一部分人,從思想上對楊廣忠心耿耿,從行動上對楊廣也是不遺餘力的給予支援,無論楊廣說什麼他們都認為是真的、是對的;無論楊廣讓他們去做什麼,他們都絕對在所不辭。
——例如,像賀若弼這樣的老將。
而第3種……
就是那種牆頭草。
牆頭草總是往兩邊擺的,誰的聲音更大聲一點,聽上去似乎更有道理一點,那麼他們就會傾向於對方更多一點。
這些人是沒有立場,沒有原則的,如果說,一旦王朝出現了某些變故,瀕臨崩潰的邊緣,那麼,這些人通常是跑的最快,溜的最早的那些。
——比如。長安城刺史張天佑。
楊廣一笑。
楊廣給這些文武大臣所講的地理知識,如果按照現在的話,最多也就是初中地理的那種文化水平。
不過。
即便是這一樣,這些官老爺們當中還是有一些人感覺陛下所說的話,實在是不可思議。
當然。
他們並不敢直接去挑戰楊廣的權威。
畢竟。
事實證明。
楊廣說出來和做出來的東西,很多時候都是行之有效的。
所以。
即便是很多人表示了懷疑,也只是暫時放在肚子裡。
他們倒是盼望著其他人能夠代替自己說出心中的疑惑,可惜,誰都不是傻子,誰都不願意當這個出頭鳥,萬一惹惱了陛下,有可能被陛下“嘭”了一槍給斃掉。
另外。
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楊廣所說的這些東西,他們以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還是很有一股新鮮勁的。
通常。
人們對於一些新鮮的事物也願意傾聽,算是長見識的一種方法,聽完了之後,至於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到底是如何的,那就看每個人的剖析和判斷了。
朝堂之上。
楊廣侃侃而談。
他最主要的目的只是想讓這些文武大臣們開拓一下視野,瞭解一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做一隻井底之蛙,他倒沒有過多的去想更深層次的問題。
說完了地球表面,這些陸地板塊和海洋的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