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
似乎還沒有這種可能。
所以,王東洋在金殿上面出風頭,一時半會,還輪不到別人。
王東洋唱完。
文武百官開始奏本。
其中,比較重要的一件是戶部所奏,徵調給靠山王楊林的第2批糧草,已經陸續到位了。
楊廣點點頭。
另一件事,就是吏部奏請陛下,請陛下指示今年的科舉考試怎麼舉辦,地點在哪裡?
這三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針對大隋朝的教育,楊廣老早就提出了從娃娃抓起的口號,全隋境內每一個縣裡都設立了縣學。
不過。
若是想參加進士考試的話,還是要透過一系列的流程的,相關流程和細則,楊廣早已經制定了詳細的計劃,頒佈天下,並已經實施了。
那就是,採取楊廣印象中的那些傳統的鄉試——會試——廷試三步走這樣一個次序。
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級考試。
鄉試也稱鄉闈,透過鄉試即為“中舉”,成為舉人。
從形式來說,鄉試可以看成“全國普通高校統一考試”。
然後是會試、決出狀元的“殿試”,按照古代慣例,楊廣也就將其安排在三月裡的春天。
考試時間,比第一次縮短了一些,分為三天。
考的內容,不再是八股文。
而是從《大隋朝掃盲讀本》裡邊選擇來出題的。
第二場會試,考的是官場應用文,
至於殿試,自然由楊廣親自面試,考策問,涉及的是具體的國計民生問題,大概就是這麼個樣子。
不必贅述。
第三件事,則是禮部官員所上奏的,恭請陛下前往泰山封禪的事情。
楊廣對於封禪這種封建迷信的東西當然是不感冒的。
但是。
從未去泰山風景區旅遊過的他,倒很想借禮部為了拍馬屁而上的這一道奏本,順水推舟,去泰山遊玩一下。
但是楊廣計劃了。
規模一定要小。
絕不可興師動眾。
浪費民脂民膏。
喜歡我要當明君之大隋楊廣請大家收藏:()我要當明君之大隋楊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