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若是辦好了。
不但陛下高興,自己的仕途也會順水順風,並且,極有可能在史書上也可以名垂千古。
趙京也知道。
既然陛下讓自己來京城,那麼,自己對於這件事情,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絕對沒有推辭的餘地。
像這種螃蟹,自己如果不第1個吃,又給誰吃呢?
自己本身就是天子門生。
若論親戚,還是皇帝的妹夫,如今又是揚州的刺吏,一方大員,趙京心裡瞬間拿定了主意——接。
這差事必須接。
更何況。
趙離的心中其實瞬間也有了另外一個想法。
即便是這件差事沒有辦好,辦砸了,畢竟這只是一個施工的事,與靠山王楊林帶著軍隊去和土谷渾人交戰又不同。
如果是帶兵打仗,事關國威,一旦將帥無能的話,極有可能既丟了士氣,也丟人命。
而自己。
自己只不過是當一個工頭而已,又有什麼不能接的呢?
所以。
當楊廣介紹完大致的情況後,趙京點了點頭,道:“……陛下此舉果真是大手筆、大氣魄,微臣認為可行。
原因有三。
1,揚州一帶,水域連綿,如蜘蛛網一般四通八達,相對而言,較北地需要大規模開挖土石方的地方,施工程序可能會更順利一些,所以陛下選在從揚州開始,臣,認為可以。
2,這幾年揚州一直託陛下的洪福庇護,風調雨順,糧食年年豐收,六畜飼養格外興旺,市井之間,豬羊、雞鴨魚肉其賤無比,臣認為,民以食為天,開挖大渠的時候,在食物上面的保障,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
3,陛下信任微臣,將如此重要工程,交給了微臣來做,微臣感激涕零,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
好好好……
楊廣見趙京說的在行,龍顏大悅。
這事。
就這麼定了。
至於其它一些諸如物資供應、錢糧撥付等等細節的問題,楊廣讓趙京去戶部與韋津對接。
其實。
關於開鑿京杭大運河的事情,楊廣早就已經和韋津、楊玄感、楊素等人討論了不下十數次了,最後得出的一致結果是——可行,可挖。
所以。
事實上。
在三省六部的這些大隋朝最高層,已經就這個問題形成了共識和決議,現在,只等人執行了。
而趙京。
就是那個執行人。
……
……
趙京從大興皇宮出來後,哪裡也沒再去,而是直接回了仁孝公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