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洋已經不止一次跟手底下的這些太監們訓話了。
他的目光中,滿是崇拜的望著文思殿——陛下下朝後辦公的地方,口中,訓斥著一大群立在他面前小心翼翼陪著笑臉的太監們:“……都給我聽好了,當今萬歲,實乃絕世之明君,天縱偉才,英明神武,你我身為臣子,能夠為陛下效勞,那是三輩子才可修來的福氣,所以,孩子們,本總領太監希望爾等凡事務必盡心盡力,忠心耿耿,絕不可有二心,如此,可保爾等榮華富貴,若不然,如果讓我查到,有誰膽敢生出懈怠之心,必不輕饒!”
王東洋訓話。
底下太監們,個個唯唯諾諾,點頭哈腰。
說實話。
這些太監們,怕王東洋更甚過怕陛下,沒辦法,縣官不如現管,陛下他老人家雖然至高無上,是神一般的存在,可是,神,是不會輕易責罰他們這些人人,更不會考核他們的工作,扣他們的工資。
倒是首席太監,可是這些人萬萬也得罪不起的。
特別是,太監群裡有好幾個於先帝駕崩之時,曾經眼巴巴盼著新皇帝上臺後,直接將王東洋掃進先帝的陵墓裡面去與先帝殉葬的那些副職,眼見新皇登基,並沒有罷黜王東洋,反而,與先帝一樣重用他,這些人,心中雖然對王東洋恨得牙根直癢,認為定是他施了什麼妖法,蠱惑了新皇帝外,對王東洋牢不可撼的首座大太監一職,卻也只能望而興嘆。
沒辦法。
唯有老老實實,夾著尾巴做人。
他們。
當然不敢怨悵陛下。
縱有千般不是,都一併算在王東洋頭上。
可是。
他們卻不敢將絲毫的怨恨,流露出來,唯有私底下,與幾個死黨一起,議論議論罷了。
那幾個副職之中,也有一兩個憑藉皇后與嬪妃之力,不甚買王東洋帳的,但是,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敢輕易得罪王東洋,當然,因為他們背靠大樹,王東洋似乎也拿他們沒辦法,所以,這些太監們,私底下其實也分成了好幾股勢力的。
其中。
王東洋這股勢力最大。
沒辦法,他是首席,太監的總頭頭,又背靠皇權,所以,依附他的人最多。
剩下第二股大勢力,是依靠皇后的副總管太監李嚴,李嚴因為祖上與蕭皇后孃家有些連帶親戚,所以自進楊廣登基宮後,李嚴就死死抱住了蕭皇后的大腿不放了,蕭皇后也沒有因為他是前朝遺留下來的太監而棄之不用,大概,也是因為她有幾分顧念親戚顏面的意思,俗話說得好,皇帝也有三門窮親戚,也許蕭皇后想照顧一下李嚴也不一定,對於蕭皇后的照顧,李嚴自然感激涕零,他信誓旦旦向蕭皇后保證,一定永秉忠心,效忠娘娘,這,是太監中的第二股大勢力。
第三股勢力,卻是一個名為錢通的副總管太監,因他是先帝時期,就已主管多年內務府的老太監了,資歷,甚至比首席大太監王東洋與副總管太監趙嚴還要老得多,加上,手握實權,所以,攀附者也不少,只因錢通年紀已老,他倒也看開了,凡事雖自有主見,卻不與王東洋和李嚴相爭,所以,王東洋與李嚴都很尊重他,這,算是太監中的第三大勢力。
至於剩下的一些,無非是嬪妃們宮中的管事太監,雖有嬪妃依仗,可是,凡事還需多看王東洋等人臉色行事。
總心。
一句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太監也是人。
自然也有小江湖,小圈子。
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