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放下了尉來的卷子,將胡非那捲不曾透過的取過來細看。
他的目光,被胡非寫得一行話吸引住了。
“蓋……龜者,常人皆言瑞獸也,予獨以為,此物卻是直他孃的用以罵人最佳,譬如,罵人以龜奴、龜婆,大約,只以此物卵生,所以,才他孃的用作攻忤之言,所以,鄙人家中,也常以此物罵人……”
哈哈。
楊廣覺得,這個胡非,有點意思,看了一陣後,他隨手將胡非的卷子放進了被錄用的行列裡。
裴矩不敢作聲,心中倒頗惶恐,待他偷眼瞧過楊廣所放的卷子上胡非兩個字的大名後,心中微微一怔,因為,裴矩實在沒有料到,胡非這狗屁不通的卷子,居然也能入得了陛下的法眼。
胡非的卷子,是裴矩判的,特別是其中的這一篇《烏龜說》,他還是頗有印象的。
楊廣又抽出一張,見上面的字型寫的如同鬼畫符一般,知道的,是考卷,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降妖除魔的法帖呢,楊廣皺起了眉頭。
他想起,許多醫生開出的診方,或許就得自此人的真傳。
楊廣認為,這個名為董成的考生,實在不適合做官,當一名害死人不償命的庸醫,倒頗合適,他又怎敢,將某個官職交與董成打理?
胡非的《烏龜說》縱然滑稽,可是,與生活倒也貼切,因為,楊廣有時也會如胡非所說那樣,罵別人烏龜王八蛋,而這董成?
董成的卷子,寫過之後,怕是他自己也看不懂了吧?
所以。
楊廣直接就將董成的卷子丟了。
其實。
他還真冤枉董成了,因為,董成所寫的卷子,用的字型,其實是一種小篆,只因為董成的書法寫得確實有些差勁,所以導致楊廣認識的不多,楊廣自然也就沒了興趣。
他又抽一卷。
抬頭處工工整整兩個正楷書寫的趙京二字,吸引了他的目光。
漂亮!
這個名為趙京的考生,書法不錯,楊廣忽然認為,應該將楷書這種字型做為官方字型,大力推廣普及下去。
他仔細看著趙京的卷子。
有篇文章,吸引了他的興趣。
“……蓋因……政務務求簡素,滋養百姓,勸課農桑,輕徭役、薄賦稅。力求改良民生,其自老小皆有奉養,不為國之負累,為官之人,出入務為儉素,乘輿御物,故弊者方可隨令補用;自非享宴,所食不過一肉一素,兼或一湯,村野俗夫,人人率衣絹布,不服綾綺,裝帶不過銅鐵骨角,無金玉之飾,蓄之國力,藏武於民,內安百姓,外攘蠻夷……
……遙看前朝魏晉之三祖,崇尚文詞,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蟲小技之末流,下之從上,遂成風俗,竟成亡國之本。
其中,江左、齊、梁,其弊彌甚: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全然忘卻求真務實之道,競成奢靡之風,實不可取……”
哦豁!
楊廣見這個趙京,言辭犀利,針砭時弊,入木三分,瞬間,倒對這個考生有了挺大的興趣。
此子。
何人耶?
他看得懂,趙京文中,對於魏晉以來的文人在詩文寫作技巧上爭奇鬥巧,而對儒學正統經典,則漠不關心,從而導致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情況,予以了大力批判,這種具有先鋒思想的人才,值得提拔。
楊廣一邊看,一邊微微點頭,看到妙處,點頭稱好。
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