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見他二人驚慌失措,覺得好笑,於是好言寬慰道:“……好,不必驚慌,有話慢慢講來。”
二人見陛下和顏悅色,心中的十分慌張,倒也去了三分。
樵夫王大膽,確實大膽,他口齒還算伶俐,一五一十,將如何發現祥瑞之事,報了上來。
原來。
王大膽是個樵夫,有一天,他上山去採石,想採一些料石砌個豬圈——也是響應國家多養牲畜的號召,本來,他正幹得熱火朝天,汗流浹背,孰料,當他用力破開一塊料石的時候,裡面,驚現一窟,非但如此,臉盆大小的石窟中,居然跌出了一團軟綿綿、滑膩膩,似肉非肉的怪物。
王大膽嚇了一跳,初看那物無腳無手,似又會動,最奇怪是它生於石中缺衣少吃,為何又是活物?
王大膽倒未辜負他的大膽之名,壯著膽子,將那料石連同怪物一車推了,徑直推回家中,喚來鄰里觀看,觀者無不嘖嘖稱奇,卻又紛紛搖頭,言說與它素昧平生,鄰居中,有一二個積年老叟,常於人前點撥,慣會剖析對錯者,建議王大膽將此稀奇之物奉獻縣裡,倘縣太爺慧眼識珠,一時高興賞他白銀若干也有可能。
常言道。
聽人勸,聽飽飯。
王大膽就聽了眾人主意,套上車子,一傢伙又將它推到了縣裡。
江夏知縣謬識見了,自然也是從不曾見過它的尊顏,於是,謬識又報州里,黃競與樵夫、謬識相比,除了多出“祥瑞、祥瑞”兩聲暱稱與感嘆,再無隻言片語。
倒是旁邊師爺,建議黃競,應速將此物送至京都,呈到御前,師爺認為,新帝登基,必求佳兆,上應天意,下順民心,今日,江夏境內驚現祥瑞,正是老天爺欲賜給大老爺潑天富貴。
黃競認為有理。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他與師爺、書吏們議了議,認為,此物連他們都不認識,諒那京中的大老爺們,也未必就有火眼金睛,於是,黃競笑著對謬識道:“一事不煩二主,待本官火速上奏一本,上呈天覽,與此同時,貴縣立刻帶上王大膽前往長安,去獻祥瑞,記住——代表江夏。”
這。
就是此物的來龍去脈。
楊廣聽了,呵呵一笑,他雖然認識這個東西,倒也不急於表態,而是讓文武百官都看一看,辨一辨是何東西。
大殿上。
文武百官個個看過,人人稱奇。
除了“嘖嘖嘖”,就是“吚吚吚……”
可是。
卻無一人自告奮勇,說一聲此物有甚稀奇,不過是……云云。
楊廣一笑。
待眾官看過後,他首先點名楊玄感問道:“楊愛卿,據你所看,此物是個什麼東西?”
楊玄感滿臉通紅,連連搖頭,他雖極想胡說八道,可是,又恐御前失儀,沒奈何,唯有張口結舌而已。
“……陛下……這個……微臣實在不識……”
楊廣笑笑,不再追問,放過了他,轉向80歲老將賀若弼:“老將軍,你年過花甲,久經世事,料想,必定識得此物。”
賀若弼被楊廣扣了頂大帽子,乾巴巴張了張嘴。
賀若弼欲說不識,頭上有萬歲爺的大帽子扣著,唯恐被群臣中識得此物之人恥笑見識淺薄。
欲說認識,說實話,賀若弼自己也不忍心騙自己。
沒辦法。
賀若弼只好硬著頭皮回道:“啊……陛下,依老臣愚見,此物似肉非肉,似皮非皮,非金非木,軟硬兼宜,料想,或是石中寶也未可知。”
哈呀。
這老頭。
天大的難題,被他急中生智,居然憋出了幾句搪塞之詞。
喜歡我要當明君之大隋楊廣請大家收藏:()我要當明君之大隋楊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