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朗聲道:“……將士們,關山九重,鐵甲寒涼,戍邊辛苦,寡人深知。
然……
眾將士看過來……寡人背後,即是我大隋的萬里河山,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不可輕易為外虜所侵,那裡……有你們的家鄉,有你們的父母、兄弟姐妹……
我們為什麼要來這裡?為了誰?
今天——寡人告訴兒郎們,你們在此戍邊,全是為了守護好關內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為了他們生活能夠安居樂業,不被外族所侵。
將士們……好鐵要打釘,男兒當自強,寡人希望,我大隋的熱血男兒們在這悠悠碧空下的雁門關,守好國土,再立新功。
將士們……你們,辛苦了!”
楊廣的話。
很有力度。
感情充沛。
聽了楊廣慨當以慷的激勵之語,隋軍將士,齊舉刀槍,山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旁邊。
來護兒、麥鐵杖、魚俱羅、張須陀等四員護駕之將,聽著楊廣囉裡囉嗦說了一大堆,滿臉敬意,他們幾個,最服咬文嚼字之人——特別是陛下。
至於其他人?
若有窮酸敢於賣弄,他們定會請其飽餐一頓老面拳頭。
袁徵仍在思索。
他想。
等改日,請一位能工巧匠,將萬歲贈詩刻於碑上,立於雁門關城樓,以供觀瞻。
……
……
楊廣手指遠處已被收攏的三四百具隋軍屍體,眉頭微鎖,語氣沉重地道:“將士們。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那兒,都是大隋鐵打的好兒郎,——青山處處埋忠骨,他們已經長眠在雁門關,今日不忘,後世之師,眾兒郎當奮勇殺敵,為其報仇。”
“殺!”
“殺!”
“殺!”
殺聲震天,人人憤懣。
……
……
楊廣在靠山王楊林、大將軍蘇威的陪同下,在雁門關足足呆了十餘日。
一些隨萬歲出征的官員,奉萬歲之命前線辦公。
1,厚葬了陣亡士兵,安排專人做好善後撫卹工作。
2,深入考察了雁門關守關士卒的衣食住行。
3,將那些被突厥人迫得逃至關隘的邊民,辨識身份,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