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著母女二人怎麼花,她們的錢都還是有很多。
最後她們乾脆又把其中一部分拿出去捐掉。
捐東西這個是透過另外的商人來做的這件事。
因為那姑娘的商行裡面沒有這個專案。
所以那母女二人也只能夠透過其她人來做這事了。
她們的想法非常簡單,只是想要把她們所賺得的這一部分用不完的銀錢捐給其她的人。
希望可以幫到一些處於低谷時期的人們。
特別是與曾經她們一樣的那些婦人姑娘們。
希望她們可以用她們所給予的這一點點錢,暫時渡過難關。
有勇氣去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她們當時就是因為有貴人相助,所以才可以走到現在這般。
如果沒有當時的兩位貴人她們母女讓人說不定早就堅持不下去了。
哪裡還能繼續的繡花?做好看的衣裳呀?指不定早早的就見閻王爺去呢。
那姑娘需不需要她們銀錢上的報酬,因為她不缺銀錢。
如果她們想要回報那姑娘的話,也很簡單,就用優秀的作品去打動那姑娘的客人們,讓更多的客人來購買她們所做的這些衣裳花樣等就足夠了。
那姑娘當初幫助她們目的很明顯,就是想要她們為她幹活。
對於那姑娘來說並不存在回報不回報的。
她們好好幹活,然後領取她們的報酬,也沒有其她的事兒了。
剩餘的時間以及她們所獲得的銀錢花不完了?
那有她們自個兒去想法子去花,她都不參與的。
老婆婆會與她的閨女只好自己想辦法了。
她們認為她們接受了別人的恩惠,而讓自己的日子變好起來,那她們也願意把生活中用不到的一些東西給予別人。
希望可以幫到她們,讓這些東西發揮更大的價值。
至於到底幫到了多少,又發揮了多大的價值?
這母女二人是沒有心思,也沒有途徑去關注的。
因為把錢給出去了,然後就完了呀!
那些商人又不會像那姑娘似的,把所有的銀錢的去向都一一的列舉出來。
她們只知道自己給出去的銀錢,會被送到需要她們的人的身上,這就夠了。
就算是那些上門來提親的人,她們也都一一的拒絕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開始拒絕的時候還會非常的委婉,唉,我們母二人雖然現在都有活計,可平日的花銷也挺大的!
什麼樣的花銷呢?
各式各樣的保障都需要她們繳納銀錢。
這會佔據她們一開始的工錢中的大部分。
而且那婆婆的閨女也還會時不時的吃一些補藥,吃這些藥是為了讓她的身體更好。
那些藥材也不便宜,如果不吃的話會怎麼樣呢?
可能就會在此生病,生很嚴重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