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前提是她會顧及孃家人的利益,不會太過於無理。
至於這無理該怎麼判定就不由她做主了。
比如說像今兒這件事兒,她就不能夠鬧出來,得裝作什麼都沒看見,什麼都不知道。
她也不能夠再給她的那好友回信了,因為她知道那好友的性子,她一旦回了信,對方一定會繼續送信過來,同時東西也少不了那那些東西每次都落在她孃家人的手裡,她不願意,那樣好友就吃虧了呀。
既然孃家人不讓她知道這事,那她也只能夠裝作不知道,你好我好大家好。
事後她又回了幾次孃家,發現孃家人再也沒有收到過她連好友寄過來的東西以及信件了,對此她終於放心了。
期間她孃家人還隱晦的給她提過幾次,她那朋友為人著實不錯,萬萬不要斷了聯絡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果擔心夫家人對此有什麼意義的話,可以還是透過她們孃家人來聯絡嘛。
她們孃家人負責幫她們收信送信什麼的,甚至還承諾她的好友送來的東西,她們會分一部分給她的,讓她只管與她的好友聯絡感情。
對此她心裡有一些苦澀的。
好友的東西本來就是送給她的,要不要給孃家人,得看她,現在看來好友的東西好像就是送給她孃家人似的。
她能不能夠擁有,還得看她孃家人的臉色了,這讓她頗為不爽。
她的不爽也只能壓在心底,沒法呀,她已經嫁人為婦了,現在是新婦,在夫家所待的時間不長,還沒有完全立足跟呢,孃家也不再是她的家了,只不過名字裡聽起來有個家字比其她的親戚要好一點,但是也就那樣了吧。
很多東西婦人就是沒法單獨擁有的,它們要麼是自己孃家人的,要麼就是夫家人的,要不要給她,全看她們的心是什麼樣的了。
她不願意再繼續,白白的佔好友的好處了。
所以這聯絡當然是不要再有了,以後什麼時候有機會聯絡上,什麼時候再說吧。
好在確定她的好友不再給她送物資,以及物件來了之後她就很少回孃家了。也沒有人因此說道什麼。
畢竟在這個時代嫁人為婦的婦人回孃家也得是有正經理由的,不能時不時的想回就回了呀。
前面她能用的理由都用的差不多了,回孃家也夠頻繁的了,現在她不回孃家了,也沒理由讓她回孃家了,身邊的人自然也不會起疑,她的孃家人就說想要在她耳邊唸叨,讓她再與她的那好友聯絡,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等她再一次回孃家都已經是大半年之後了,孃家的人有大事需要她回去幫忙,那個時候大家都忙著了一件大事呢,也沒那個機會特意的找她說之前的聯絡好友的事兒呢。
再說了,她孃家人也不完全是傻的,或者只知道貪便宜的。
這裡面大部分物資來源還是靠自己的勞動所得的,別人給的那隻能是貪小便宜,貪一下也就夠了,不能夠一直貪下去呀。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了,這當中也發生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事兒,她們的經歷這些事兒上面去了,至於那位女兒的好友寄來的東西,她們也只能夠偶爾想一下。
想得最多的就是女兒的好友那些東西寄來的時候,她們一家人就可以稍微的改善一下生活。
但也不過是一小段時間的事,過了那一小段時間大家還是得恢復正常的生活的,而這一次家裡發生了大事,需要女兒來幫忙,她們也不會在這檔口上趕著去討女兒嫌的。
女兒都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能夠回來幫她們的忙,這雖然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她們也得客客氣氣的,不能夠太過於理所當然了。
等她們再一次想起那事兒的時候,女兒都已經收拾東西回夫家去了,她們家這大事也暫時落下帷幕了,大傢伙還要開始新的生活了,實在是沒有太多的精力耗費在這上面了。
吳鐵樹的祖母就此開始了,在夫家的穩定的生活了。
這當中她沒有與她的那些好友聯絡過,但是她卻一直沒有忘記她的那朋友。
當初她朋友寫給她的那賺錢的一些小小的經驗,她其實都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她的記性是一般人的記性,並沒有什麼過目不忘的,當時看完了那信件她就給把那信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