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家人的名聲在村子裡面也算是壞掉了。
誰讓去吃好吃的很重要,但是隻要家裡的日子還能過得下去的,那就很少有人家會帶著一家子去的。
哪怕她家這樣的愛佔村子裡面的人的各種小便宜的人家也不會這樣行事兒。
一般他們家裡都送最少的禮金,去三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爹爹、孃親、還有她的哥哥。
由於她的哥哥太多了,也不能一次性全部都帶去,所以一般都是一起去一個,輪流去。
她非常有幸的去了一次。
她上面還有那麼多的哥哥吶,怎麼會由她跟著她的爹爹孃親們一起去?
咳咳,那次說來,也是她的運氣好。
她的哥哥們一起去她的外祖家了,外祖家有很多的果子樹,每年到了結果子的時候,他們會把其中的大部分拿去售賣,剩下那些個頭較小,品相也不怎麼好的,就留著自己吃了。
她的哥哥們每年都會去吃。
她每年都會很羨慕他們。
哪一年也是這樣,她照例羨慕哥哥們可以去外祖家吃果子,她只能在家裡面喝涼水。
但是誰知,正在哥哥們離開的那幾天裡面,村子裡面的一戶人家突然要娶媳婦,還要大辦宴席。
邀請村子裡面的人都去。
咳咳,當然,每戶人家裡面能去的數量終歸是有限度的。
這村子裡面的人家要娶媳婦了,一般都是大事兒的,
會提前幾個月通知村子裡面的人,好讓村子裡面的人都有心裡準備,同時也好提前準備好禮金。這樣的方式是大多人都能夠接受的。
主人家也可以慢慢的準備,避免到時候招待不周。雖然不能夠像一些富人家一樣,讓宴席上面擺滿了雞鴨鵝肉,但是好歹能夠在細節上面做到位,不至於等親朋好友鄰居們到來的時候,不能夠好好的招待對方的。
但是當時村子裡面的那戶人家,幾乎是頭天通知了大家他們家兒子要娶媳婦了,第二天就開始擺上了宴席了。
這簡直就打了村民們一個措手不及了。
好在,當時剛剛秋收完,各家都有不少的餘糧。
不管是直接用糧食當禮金,還是把糧食給運到集市上給售賣了之後換成錢當禮金都是可以的。
錢與糧食在他們這地兒都是一樣的好使的。
其實在他們村子裡面,他們更加喜歡用糧食之類的東西去別人家交換隻想要的東西。
比如說,東家幾年的土豆種得不錯,收上來的土豆,除了夠自己家吃之外,還深下不少。
而西家的小麥今年的收成也很不錯。
家裡有不少的餘糧。
他們都看上了對方家裡面比較多的那種糧食。
那就按照土豆以及小麥的價值進行交換就行了。
甚至都不用過稱的,直接用手掂量一下,或者肉眼估摸一下,夠了就行。
其一,是因為稱也是挺貴的物件一般人家,只要不是專門做生意的,就幾乎不會去買這麼一個貴重物品放在家裡的。
其二,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既然會主動找對方換東西,那定是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