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是所有的藥鋪的老闆,都像她一樣能夠承擔得了這些風險。
咳咳,吳生生對於這一點一點也不謙虛,她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的積累財富,不代表別人也可以。
外加她也沒有一家老小需要養活。就算她真的出事了,她的錢真的耗光了,她也不怕。
她隨時都可以從頭再來,但是那些商家不一樣,他們都是有家的,家裡有一群孩子以及老父親老母親需要他們養育的。
他們根本就拼不起,更加冒不了的一個風險。
再說就算他們鼓氣勇氣來冒這樣的風險,這對於他們來說可能真的是弊大於利的。
因為一旦他們都這樣做的話,那很有可能遇見的就是那買了藥,但是卻遲遲不給錢的人。
他們也許一開始是真的有急用,那時候會想著哪怕自己去做非常苦的勞累活,也要把錢還給藥鋪的老闆。
畢竟人家當初幫了他們,但是一旦家人被救活了過來,他們的家重新恢復了以往的模樣了,再讓他們去借錢或者去幹非常苦的苦力活來還錢的話,他們可能就有些不那麼願意了。
反正又沒有打借條。
又沒有別的人看見。
到時候……就不認唄!
也許就會被那藥鋪的老闆狠狠的咒罵,但比起要還那麼多錢,就被揍那一會兒算什麼呀,對吧?
反正這世間除了自己的家人,還有什麼是比錢更重要的呢?沒有的!
誰讓那些個老闆傻兮兮的要把藥賒給他們呀?
還不打借條,也不壓一點值錢的物件,或者又不讓人見證什麼的,就直接把藥賒給他們,像是付錢一樣購買了一樣的服務。
那所有的風險就讓那藥鋪的老闆自個兒去承擔唄。
反正只要不讓他們負擔那昂貴的藥錢,那一切都好說的。
這樣的事兒發生一次,也許離藥鋪的老闆還可以勉強承受住,但多來幾次他們能承受的住嗎?
他們不僅是金錢上承受不住,他們的心靈也會遭到莫大的打擊的!
因為他們是開藥鋪的,當大夫的,那心地難免有些善良,見著一些病人,明明有得治,只是因為藥太貴了,買不起,而不得不放棄掉,那他們這藥的老闆們就很糾結,要不要給藥了?
給了藥吧,就擔心上述那種情況,錢收不回來。
但是不給藥吧,人就很可能活生生的沒了。
讓他們這樣的大夫看著那些人因為他們不給藥的原因就活生生的沒了,他們真的會良心不安的!
雖然這些老闆們心理也許都明白,這不給藥不是他們的錯,但是能救卻不救,和真的沒有客觀的辦法去救是完全兩回事兒的。
至少第二種情況下他們不會感到有任何的內疚,只會感到傷感,這大概就是天命吧。
但是如果是第一種情況,他們有一種自己也親手扼殺了那條生命的錯覺,雖然理智告訴他們這不是他們的錯。
而一些人很有可能就會抓住那些藥鋪大夫們的這一點心理狀態,對他們進行心理上的說服。
如果那些大夫不願意白白的先借他們藥的話,那他們很有可能就會對大夫們進行各種的謾罵。
當然如果借了的話,可能就會得到他們口頭的各種承諾,但之後會這麼做,就全憑這些人的良心呢,大夫們也只能夠束手無策了。
所以總的來說借藥一事風險太大了,而有了一次很有可能就有第二次。
如果不借,一些人會說,唉,你上次不都是這個那個誰了嗎?這次為什麼就不借給我呀?你可是大夫呀!
醫者仁心呢!
怎麼能夠這樣呢!
快快把藥借給我吧,我一定會還給你的。
然後繼續進行一番各式各樣的心理開導大夫,那大夫可能會經不住這樣的壓力,又再次把自己的珍貴藥材給借出去。
如此幾次之後那大夫估計就不敢再把自己的店鋪裡放上珍貴的藥材了,不僅是珍貴的藥材,很有可能到後期連那些普通的藥材都會受到一些影響。
一些更加窮苦的病人會想,唉,你都不是把你珍貴的藥材免費借給他們了嗎?那把你這不那麼珍貴的藥材紀念給我?
借他們沒有錢買藥的人救救急又怎麼地嘛?你們是不是看不起我們這些窮人呀?我現在雖然窮,但是以後肯定會富裕起來的。
當然最後還不還藥錢就全憑他們的良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