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們大機率也會把這些經驗教訓傳遞給她們的後人,告誡後人在糧食有剩餘,家裡比富足的時候,也不要奢侈,不要浪費,儘量的把它們都給攢起來,以免當那些意外以及大災大難來臨的時候,她們不能夠應付。
她們的後人也許並沒有經歷過那些事件,但是時常被自己的長輩們這樣耳提面命的囑咐。她們肯定會想象那樣的場景,那想象能力豐富的,可能會把那場景想的比實際的情況還要糟糕數倍,讓那樣的情況在她們心裡留下濃厚的陰影。
當然長輩們的目的也達到了,小輩們都儘量不浪費糧食,掉在地上的吃食也得撿起來洗洗繼續吃,只要一想到那樣的大災大難時可能會遇到的境況,那她們現在有飯吃,有地方住的日子,就是無比幸福的。
她們就應該珍惜。
每一滴糧食都是可貴的,每一滴糧食都應該吃到自家人的肚子裡面去。
那給出去的,都是要收回來的,當然稅收另說了。
可本來她們都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每年都要給稅收出去的,但這個時候她們周圍人竟然不遵守約定,偷偷的以那些悽慘的理由把糧食給扣了下來,從此一家人偷偷摸摸的在屋裡吃乾飯,那她們這些平日裡節儉的不能再節儉的,每天都喝稀粥的人看了下去嘛?
當然看不下去了。
要麼就舉報對方,我不好過,你也不能還過嘛!
要麼就跟著照幹。
當然大機率她們會先跟著照幹,畢竟舉報對方,她們也落不到什麼實在的好處。
最多是口頭嘉獎一番,雖然被人表揚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可很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對於她們來說也是挺多的。
一旦那被舉報的人發現是她們舉報的,那她們就很有可能會遭到報復,而且在這個時代,特別是她們這種以村落為部落而生活的小老百姓們來說,舉報自己身邊的人雖然能夠得到一時的利益,但身邊的其她人可能會因此而排擠她們。
周圍的人會忍不住想會向今天你舉報了那戶人家明天會不會舉報她們呢?
誰家還沒有一點不可向外人說的事兒呢?
一旦被你知曉了,要是哪天一個不高興呢,就把她們給舉報了?
那她們不是哭還來不及嗎?
與其那般提心吊膽,還不如少與這樣的人家來往。
要知道被一戶人家討厭與被整個村子的人孤立是完全不一樣的。
很有可能村子裡有好事的時候也不叫上她們,當然如果有壞事的時候,大家也跑得比誰都快。
留她們一戶人家去抵禦那些壞事,那些風險都不是她們能夠承擔。
所以舉報這種事情不到萬不得已,或者利益非常大的時候她們都不會做的。
跟風做事是此次事件的最有選擇,所以一旦有一戶人家不納稅,那她身邊的人也就是整個村子的人,甚至連隔壁村的人就都會想方設法的不納稅的。
而慢慢的,她們的這些行為就會傳遞到小鎮上甚至是縣城裡。
對於她們來說不納稅就是佔便宜了,有便宜為什麼不佔呢?對吧?
這樣一來,時間一長難,她們東國必然面臨著失控,因為一旦沒有稅收了,那她們的國庫就會變得空虛。
存糧也會慢慢的減少,等到的時間到了朝廷拿不出銀錢,拿不出糧食發給下面的人,下面的人哪怕再忠心也不能夠餓著肚子幹活呀!
而她們這些維護東國正常秩序的大大小小的官員們都罷工不幹了,那東國還能夠以正常的次序行進下去嘛?
估計內亂以外亂會一起發生的。
因為一旦沒有了官差,那小偷們肯定會非常的猖獗的。
以前的時候小頭們還會顧及到幹了壞事會有人來抓她們,讓她們受到懲罰。
但現在官差們沒了,維護正常,公民秩序的官老爺也沒了。
那她們何必再顧及那麼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