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嗎?當然是沒有那麼的容易的啦。
如果是兩個門當戶對的人家就可以聯姻的話,那成親的事兒就太簡單了!
也不會讓那麼多的家裡有適齡的女兒兒子的家長們操碎了心呀。
要知道,不管是哪個時代的朝堂上的官員們,都是分為好幾個派系的。
有的呢,是根據他們自己的喜好以及追究進行分配的。
還有的呢是皇帝想要讓這些大臣們分別站在不同的派系,不能夠所有的大臣們都抱成一團!
真要那樣的話,皇帝在很多時候會很容易喪失主導權,有時候一個命令下去,然後一群臣子反對。
任何一個稍微理智一點的君主,就不可能把那命令繼續推行下去,因為這很有可能會惹得眾怒,讓天下家的老百姓說他是專橫的霸主。
這樣對於一個君王來說是萬萬不可的。
所以為了平衡好整個朝堂,朝堂上至少得分為兩個派系,當然越多越好。
只要不會影響到他們的內政,不會讓天下老百姓越過越苦,不會讓皇帝的命令一放下去卻就沒人去做事兒,或者做半天也做不好,那皇帝就不會管那麼多。
大臣們儘管內鬥去吧,反正又鬥不到他身上了,他又沒有多大的損失,偶爾還能看個熱鬧。給他就要平淡的帝王生活新增一點樂趣,他又何樂而不為呢?
既然皇帝想要他們這樣做,而現實的一些真實的近況又迫使他們不得不這樣做,那這些大臣小臣們都得在進入朝堂之後的短時間內快速的選擇好自己想要跟隨的派系。
一個朝堂中那派系至少有兩到三個,多的就有十幾二十個。
取一箇中間值也得有七八個派系吧。
這樣算下來一個派系也分不到多少官員。
而皇帝為了避免一家獨大,他是要求這些派系基本上都是均衡的,比如說這個派系裡的老大里與另外幾個派系的老大勢力以及其他的能力資源都是差不多的。
派系裡面的老二老三依次與其他派系的老二老三相對比,也是這般,不能夠有太多的出入。
這樣派系才能夠真正的都是勢均力敵的。
有了什麼問題,皇帝也不怕被他們架空,直接讓他們內鬥,鬥個你死我活,然後他再出來漁翁收利就好了。
大臣們一開始也許是拒絕的,是他們才不想要入什麼派系呢!
就想要獨來獨往的一家稱大。
但是那樣的環境已經被皇帝或者他的前人們給塑造起來了。
他們想要在裡面好好的存在著,那就必須適應這裡面的規則。
他們必須得選一個派系參加,不然的話他們很有可能被其他的幾個派系一起圍攻!
別想著建功立業了,能夠保住自己的小命都不錯了呢。
所以他們不得不融入到裡面,選擇一個派系來,庇佑自己。
同時在這個派系裡面建功立業。
在不同的派系之間想要連親可是非常困難的。
哪怕雙方門第差不多,但是由於你處在不同的派系裡面,你就擁有不同的政治意見,如果雙方真的連親了的話,那牽扯可就太多了。
很有可能引得雙方派系的老大以及其他的成員們排斥,那以後這男女雙方兩家的男人們都別想在那個派系裡面過得好了。
連帶著整個家庭的日子都會不好過的。
所以這別的派系的家裡的兒女們是不能夠成為他們家的媳婦兒或者是女婿的,那隻能夠在自己這一個派系裡面選了。
前面都說了這一個朝堂可以分為很多個派系,那這朝堂的官員人數是有限的,每一個派系的人數自然也是有限的。
派系分的越多,每個派系裡的人數就越少。
而這同一個派系裡面,幾乎很難尋到與自己家門第相當的官員,特別是這身份地位越高的就越難尋,下面的一些小兵小將們倒是挺好尋的,而小兵小將們一般眼光都很高,或者是為了讓自己的官場更順利,他們會選擇自己的上封,或者上封的上封家的兒女成為自己家的兒媳或者是女婿。
想要在同一個派系裡面尋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真的超級難。
而那門第差不多的人家的兒女私奔,那多是因為兩家的男人們處在不同的派系,讓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不可能與對方順理成章的澄清,不可能得到雙方家長的認可的。
甚至有可能在發現他們之間的感情的時候,為了讓他們雙方儘快的死心,而快速的給他們尋一則婚事,在雙方都有意中人的情況下,不管他們的父母給他們尋了婚事,再好,他們估計也會打心底裡面嫌棄的,總念著那個沒有得到的。
得不到的總是在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