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就從根源上斬斷了小傢伙以後可能會成為那種依附別人而活的姑娘的可能呢。
享受過這種自由自在,不需要依附任何人而活的日子的小傢伙,以後也是不會落入那樣的圈套裡面的。
她過不來那樣的日子,她也吃不來那樣的苦。
什麼?過著有吃有喝有穿,在富貴人家的生活,怎麼是苦呢?
很多事兒都有下人來做的,當後院夫人只需要動動嘴皮子就可以了,為何要如此貶低人家呢?
呵呵!
當真是動動嘴皮子就可以了?得了吧。
在後院的女人動的最少的恰恰是嘴皮子,動的最多的是腦子。
她們的心神大半部分都得花在那個小小的後院裡面。
什麼?人家大戶人家的後院很大?好吧,就算大戶人家的後院很大,但能有東洲國大嗎?能有外面的世界大嗎?肯定沒有呀!
那如果把自己人生幾乎所有的精力都發在了後院,還有時間去看外面的世界嗎?
不管後院多麼好,是沒有外面的世界精彩的。
趙星辰小朋友一定是不甘心窩住在後院的。
她的精力,她的時間可以放到更多的地方,讓她自己活得快樂,而不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那小小的宅院,然後沒有時間精力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兒,去看自己真正想看的風景。
見的小傢伙那倔強又氣哼哼的小模樣,趙元衍不由得搖頭苦笑。
說是苦笑,但是那眼眸裡卻又展現著怎麼也掩飾不住的笑容。
從他決定把趙星辰小朋友當男兒養,當一個自由的獨立的個體養育的時候,就應該想到遲早都會有這樣的一天的。
而且以後這樣的場面只會多不會少,並且可能會一次比一次的激烈。
因為這就是成長,這就是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
趙星辰在成長,她也在成長,並且她成長的速度還遠沒有趙星辰成長的速度快。
到現在趙元衍也已經非常肯定趙星辰的心智遠超於常人,她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學習到很多正常人,好幾年甚至一生都沒有辦法學會的東西。
而且這還是一個很會學以致用的小傢伙。
人都是從小時候就開始學習成長的,他也是這樣的,他們所學習的都是祖祖輩輩們所累積下來的經驗。
當然其中也有不少事物是他們親自體驗的,但是能讓他們有現在這樣的本事見識,大多都是那些世人所積累下來的東西。
這個就不光是經驗了,還有一些物質上的。
比如說打造傢俱的本事,修建房屋的本事,栽種農作物的本事。
比起一般的老百姓,趙元衍懂得更多,他看了很多的書籍,其中有幾本非常的少見,但是趙元衍卻很感興趣,來來回回翻了很多遍,
那幾本書裡面講到的是人類的起源。
人類最開始與其他的動物沒有多大的差別,都是居住在野外的。
甚至連衣裳都沒有,沒有進化到現在這樣。
基本上就與那猴子差不多吧。
據說後面,經過不斷的進化,人類的智力開始緩慢的增長,智力增長了,就會有其他的變化了,比如說對於食物要求更高了,不再執著於吃生的,學會了鑽木取火,學會了把食物放在火上烤,學會了用不同的方式來搭配食物,讓它們變得更加的美味。
對於居住環境也有了要求,不再喜歡睡在草地裡面,或者是樹上,開始為自己搭建溫暖的小窩,比如說在那大大的樹木上搭建一個樹屋,或者在平地上用附近的大大的葉子等搭建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居所。
他們一開始搭建的這些東西都比較的粗糙,但是功能在一步一步的完善,等功能完善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之後,對於材料又開始有了講究。
再然後一步一步的讓那些東西變得更加的適合他們居住,更加的方便。
同時他們也慢慢的知道了,天冷了可以用周圍的材料做成衣裳來保暖,天熱了再把它們取下來,或者說製造一些可以為他們製造涼風的工具,比如說扇子。
後來他們又開始學習用文字交流,最開始的文字不像他們現在這樣的,而是透過各種動物或者是那文字所指的物件本身,依照它們的模樣描繪下來,再經過簡化,開始在他們人類之間進行傳播。
加快了人類文明的進步的步伐。
方便了不同的地方的人的交流,當大家開始有了交流就會互相的學習。
那個時候人類還是喜歡群居的,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群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