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趙星辰小朋友都發現了的異常,趙元衍一行人怎能發現不了?
這一次趙元衍打算親力親為,沒讓別人去做這事兒。
抱著小傢伙走進了田地,終於找到了一個正在耕地的老伯。
“大伯呀,我瞧著這周圍那麼多的空著的耕地,現在都已經快要入秋了,怎麼都還空著呀?”
大伯耳朵有點背,趙元衍說了三遍,大伯才勉強明白他的意思:“哦哦,地呀?種那麼多幹嘛?種得再多都要被那黑心的官老爺吃了,反正也吃不到我們肚子裡,還要辛苦勞作半天!”
談起這個老大爺就來了勁兒了,地也不翻了,絮絮叨叨的與趙元衍說了起來。
趙星辰小朋友這一路以來接觸的人很多,各式各樣的都有,還是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老大爺。
這老大爺耳朵背,所以說話的聲音老大了,小朋友得伸出小手微微的捂著自己的耳朵,才不至於被震著。
但小朋友卻聽得很認真,努力地從大爺的那一口方言中提煉出一些關鍵的資訊出來。
老大爺說,一開始這些的裡面都種了莊稼的,地裡的收成也不錯。
百姓們呢,也吃得飽穿得暖,日子過得挺不錯的,但自從來了那官老爺之後,他們的日子就不是這樣了,首先從增加稅收開始。
直接把他們這些依靠地裡的糧食養活的老百姓們給壓垮了。
稅收標準是按照老百姓們辛辛苦苦的在地裡刨食莊稼長得最好的時候來算的。
把收穫的糧食中的八成都得上交,剩下的二成留下,而且還得留一部分做種子。
如果收成不好的話,那他們連稅都上不夠的,幾乎全部都上交了,一家人吃連吃的都不夠。
這樣的日子有啥過頭,還有啥奔頭啊?
一開始老百姓們也怕稅收交不夠的話,官府會不會收拾他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後他們發現就算收拾又怎麼樣?交夠了又怎麼樣?他們還不是吃不飽。
吃不飽那就遲早都得餓死掉的。
這些糧食都進到了一官老爺們的口袋裡面。
聽說那管老爺收下那些糧食之後在以高價的賣給一般的老百姓們。
他們這些老百姓就是靠種糧食為生。
以前的時候多餘的糧食呢就拿去售賣,換得了銀錢可以去買點其他的生活必需品。
結果現在?吃都不夠了,哪還有多餘的糧食去售賣呀?
既然這樣那還不如就反抗吧!
當然,拿起武器的反抗他們不敢。
但以沉默來反抗他們還是敢的。
大家乾脆直接抱團了。
你不是要糧食嗎?
我都不種地了,你哪來的糧食呀?
當然老百姓們也不會把自己餓死。
他們呢就在自家就近的或者村子裡面開墾一些地出來,種點夠吃的,其他地裡面都不種了。
你想要收那就來收唄。
縣令以及他身邊人的日子倒是好過了。
簡直是富得流油了。
而他們這些老百姓們呢?窮苦的不得了。
那縣令就是在壓榨他們的血汗呢供他們自己逍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