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為什麼就不能硬氣一點了?她硬氣一點就同意了這門親事,不就行了嗎?
反正她是阿同的孃親,阿同的爹爹也同意這事兒,那她們夫妻兩人同意就完了呀!她與夫君獨自承受來自婆母的壓力就好了,為什麼要讓她家阿同去承受?
現在好了,阿同承受不了了,跑出家門了。
說到底這事兒上她也有錯呀,錯的離譜呀。
可不管她怎麼後悔,她家阿同是真的離家出走了,這是事實,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
並且她們夫妻兩人一時半會兒真的找不著人,連到底去哪了,他們也沒有個找到方向。
後悔呀後悔呀!
劉家孃親現在頗有一點什麼都不顧,只想要找回自己兒子,為此什麼都肯付出的架勢了。
對於她們每天出去找那不孝的孫子,並對她甩臉色不理她,或者暗諷明嘲的劉家祖母,她也是通通都不管,不重要不重要。
她算是明白了,這輩子在她心中最重要的人是誰了,不是她死去的爹孃,也不是對她很好的丈夫,而是她的兒子,那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
是她血脈相連的人。
劉家孃親當初出生劉同的時候就有這些不好生,差一點難產,當時看著那個皺巴巴的小孩,她心裡就一個念想,這孩子是她拼了命生下來的,這輩子她一定得好好的帶她,讓他不妄來到這一世上,不枉作為她的孩子。
初為人母,她知道要對孩子好,可不知道該怎麼對她好,怎麼辦呢?
嗯,那時候身邊有一個很好的榜樣呀,那就是她的婆母嘛,婆母也是做過是母親,就向著她的婆母學習。
加上婆母之前對她確實好,她也感念這份好,她也信任她婆婆這人。她自己向來也不是一個有大注意的人。
然後婆母說什麼自然就是什麼了,只要不是過分的她都不反駁,何況是對她家阿同的好呢。
嗯,她覺得就應該像婆母那般。
可她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東西,那就是她家阿同的感受,她想對阿同好,可她家阿同需不需要她的這種好呢。
以前的她與婆母一樣,固執的認為是他是需要的,可現在她也算看明白了,阿同不需要這種好。
雖然這真的讓她很意外,感到很挫敗,可經過這幾天的打擊,她也算慢慢的接受了這個事實。
你不需要這種好,那咱們就換一種好,換一種你喜歡的總可以了吧?
至於婆母喜不喜歡?婆母要不要接受?抱歉,她真的沒有那個精力去顧及了。
先把她家阿同找回來吧。
先讓她看到她家阿同依然是好好的,願意接納她這個孃親再說吧。
那其她的什麼都好說,否則所有的一切對於她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
而劉家祖母瞧著兒子,特別是兒媳對她是這個態度,她心裡也不滿級了。
這個媳婦兒她是真的挺喜歡的。當初也是她一眼看上了的。
這媳婦兒很多方面都很好,劉家祖母最看重的幾點就是她聽話孝順,瞧這面相也是個有福氣能旺夫的。
這麼些年了,她們婆媳兩人幾乎沒有什麼大的矛盾,小的矛盾也很少有。
因為基本上所有的事兒都是聽她的,她說了算,她心情好了就讓媳婦兒她們自個兒做主一兩件事兒,那弄得像是恩賜次一樣,媳婦兒可開心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