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虎山鎮上有一個村子的人全部都是姓洪的,至於這路到底是洪家村那一戶洪姓人家修的。外人也許不知道,但是虎山鎮裡面的人都是清楚得很的。
就是在他們小鎮上面有很多的鋪子的那洪家嘛!
這條官道是早年間修建的,由於是小鎮上的,所以多年過去了,那裡是又窄又破的。
也就夠一輛馬車能好好的透過。
這要是兩輛馬車相像行來,遇著的時候都得退去一旁的莊稼地裡面,他們才能勉強的透過去。
出行是十分的不方便的。
後來這洪家人的生意越做越大了,與外界的互通就會頻繁了一些。
他們發現繼續走這老路,著實是太不方便了。
一來一往很費時間。
這要是遇見給下雨天,就更加的糟糕了。
因為那官道比一旁的莊稼地要矮一些,雨水會把地裡面的泥土給衝到官道上面來。
有些地段的泥土伴隨著雨水,會形成非常的滑的小泥快,那路人或者馬蹄子踩上一腳就很容易打滑的。
人、馬也就很容易受傷了。
那貨物也是很容易跟著受損的。
後來洪家的人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了。
幾次三番的把這情況上報到當地的官府去。
讓官府管管。
咳咳,官府也窮呀!
哪裡有那個錢去修建啥子路哦。
那路不是好好的嗎?
需要修啥修?
是不能走了嗎?
沒瞧著他們官府還需要你們這些有錢人捐獻一點嘛?
然後洪家人也就死心從官府哪裡想法子了。
乾脆自己出錢修建了這條路。
好了,這下子皆大歡喜了。
官府高興了,老百姓們高興了,洪家……也勉強高興了。
官府一高興還特允洪家人在那塊刻著他們小鎮的名稱的石頭上面寫上這路是由他們洪家的人修的。
洪家人:誰他嘛稀罕這空名頭哦?修路的時候一個兩個就跟那死了一般,現在路修好了又集體活過來了是吧?但是......還是寫吧,總是比沒有些好的,出了力能得到一點就是一點好的,哼,不然就啥也沒有的哦。
現在這虎山鎮的路可好走了!
同時行駛四輛馬車都沒有問題,而且當初修建的時候,特意加高了路面,這到下雨天。莊稼地裡面的泥土再也不會被衝出來了,路面也能夠保持相對的整潔。
由於路好走了。
虎山鎮到六山縣的時間,足足比平時縮短了一半。
也不會出現人或馬好好的行走在路上,就啪嗒的一下摔地上的情況了。
洪家人方便了,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大,同時也方便了小鎮上與縣上的人的來往。
不管他們是去辦個什麼事兒,還是去探親,都非常方便,也有那腦子靈活一點的,學著洪家人做生意,其中倒也有是一些做的不錯。當然與洪家比他們是要差遠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