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鈴剛響,周老師就看到了門外的姜沅。
身形瘦削的女孩兒站在走廊,唇角緊抿,剔透清澈的眸子泛著晶瑩淚花,但她強忍著不讓淚水流下。
脆弱又倔強。
就像一棵小白楊。
看到來來往往的好奇打量的同學,周老師無聲嘆了一口氣:“跟我來辦公室。”
辦公室只有她們倆,剛才是放學前最後一節課,別的老師都去食堂吃飯了。
斜陽從窗戶透進來,落在辦公桌的試卷上。
是十二月高考的卷子,上面用紅筆填寫了一遍,是周老師的字跡。
姜沅斂眸掃過,和她的答案基本一樣,心裡愈發委屈。
周老師提起暖水壺倒了一杯熱水給她,溫聲詢問:“郵局去過了嗎?”
姜沅收回目光,捧著水杯點頭。
周老師猶豫了下,還是開口:“和你一批去考的同學沒有一個考上的,我問了縣一中的老師,他們學校只有兩個被錄取了,一個是西北大學,一個是南工大學。”
“他們的第一志願填的都是首都大學。”
“這次參加考試的有五百七十萬人,還有老三屆和各行各業的工人,只錄取二十多萬人,考不上也很正常。”
姜沅神情一黯,剛要開口,就聽周老師話鋒一轉:“但你考不上不正常。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
姜沅是她帶過最聰明的學生,知識儲備已經遠超這個年紀該有的範疇,周老師隱隱覺得她另外還有人教導。
誰都有秘密,哪怕周老師心知肚明,但也沒有刨根問底過。
在這個年代,少說少問才是正確的。
原本猶豫要怎麼講的姜沅被老師的話激勵到了,鼓起勇氣問:“您認識報社的人嗎?”
周老師不知道她要做什麼,但還是點頭:“宣城日報的趙記者是我的朋友,她明天正好要來縣二中找我瞭解這次高考的事,準備發行一期報刊。”
感受到搪瓷杯傳遞的溫暖,姜沅臉上逐漸有了血色,她嗓音很輕,目光卻很堅定:“老師,鋼鐵廠焊工車間姜主任的女兒考上了首都華大,您能請趙記者去採訪一下嗎?”
周老師喝水的動作停頓了一下,腦筋不停轉,想通了其中的關竅,有些不敢置信。
“你是說有人想頂替你去華大?!”
這人是怎麼敢的啊!華大的招生名額只有八百個,五百多萬人裡出八百個,入學還有考試。
難不成有什麼瞞天過海的本事嗎?!
周老師默了片刻。
恐怕這位姜主任還真有某些手眼通天的能耐。
這件事難辦了。
謝宥川也挺詫異。
她考上的竟然是華大。
這倒是挺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