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潘淑儀提出要將王氏一家人接進府來時,他因為生氣更因為想讓她重視起自己,氣惱之下,便真的如她所說將人接了進來。
只是,他雖然經常去王氏的院子裡,卻從未碰過她。
他只是想讓潘淑儀也寵寵他,想讓她來示弱一下,哪怕是對他說一句她不高興了她吃醋了,就像當初她在乎李清卓那樣在乎他。
可她始終沒有來,漸漸地,兩人漸行漸遠。
他不愛王氏,但因為她夫君為了救他而死,他多少給了她幾分體面。
就連王紫羅,都被他找了個不錯的人家從侯府中風光大嫁。
她的一雙兒女,他也是視如己出。
所以後來,當琳琅被查出要毒害王氏那個兒子的時候,他即便知道這其中可能是有誤會,但還是對琳琅下了狠手。
因為他看不過去,在潘淑儀的眼裡連一個侍女都比他重要。
而琳琅的死,或許也讓潘淑儀徹底對他死了心,那是她的癥結所在,這之後兩個人在府裡的時候便是見了面也只是稍微點點頭的樣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以至於後來她孃家的表妹路泱泱藉著進府來陪她的時機在宴會上設計與醉酒的他被人撞見獨處一室,她也只是淡淡了吩咐下面人準備納妾事宜。
至此,他心裡的最後一絲希望徹底被湮滅。
她連問都沒有問,就蓋棺定論給他判了死刑。
兩個人在後來的歲月裡已然是相見陌路。
潘淑儀漸漸地沉迷於佛法,而他,在朝事上越發受皇帝的重用,逐漸地沉迷於權勢的追逐之中。
情愛這種東西,原本就是年少時候才會有的情懷。
那時候他以為,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直到聖武十年的時候,他被皇上欽點為特派使臣再次出海同毗羅國用結兩姓之好。
回程的時候,遇到了海浪,身受重傷差點撒手而去的時候,他才開始後悔——
後悔自己既然愛過她,為什麼卻連一點包容心都沒有?明明知道她是一個善良的女人,知道她念著李清卓對她的恩情對她的好,才會一直留在他身邊。
當初她再次嫁給自己的時候,明明是帶著善意帶著愧疚帶著彌補的心思想要好好和他在一起的,可他卻一手將她推了開去。
這些年在他的有意無意之下,姚燁與她甚少接觸,他看得很清楚,在那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這個母親只有所謂的淡淡敬重,並沒有多少愛意。
或許是聽到了什麼風言風語,後來的一段時間便是連見面也只是維持著基本的禮數。
他不敢想象,若是他就這麼去了,若是將來再沒有小語在背後護著她的時候,一個不受嫡子尊重的嫡母,下場會有多慘?
他後悔,後悔不該迷失在權勢的追逐裡,竟失去了這輩子最美好的東西。
那時候他想著,好在他還留了一條命,好在他們還有機會去挽回。
直到京城的侯府聽聞他受傷平派了女眷過來,他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失去都能輕而易舉地挽回——
潘淑儀沒有自己來,而是讓王氏過來照顧他。
那個時候,他嘴角苦笑,也是,連他自己都覺得昔日的他就像個混蛋一樣,一手擊碎了一個女人小心翼翼捧著的誠心,連他自己都覺得他不配被原諒,她又怎麼會再給他機會呢?
回府的那天,他匆匆進了宮之後就去了她的院子裡,彼時,她正在謄抄佛經,看起來安靜而又美好,可她又安靜得讓他害怕,彷彿一不小心這屋子裡便靜得再尋不到她的一絲氣息。
他大步走過去,拉著她的手喊她“淑儀”,那是經年之間他們從未有過的親密。
潘淑儀始終是臉色淡淡的,她的眼中,從始至終,從未起過一絲波瀾。
他向她認錯,向她示弱,他說以後他們都不要再彼此錯過了。
他知道潘淑儀向來心軟,她肯定能再原諒他一次,就像當初因為霍書瑤的事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