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還有好些呢”沙娃沒想到王美澤會向他主動要這來歷不明野蜂蜜,都有點受寵若驚,急忙回到原來的洞裡,從鼓鼓囊囊的揹包裡中掏出一個罐頭瓶。
“王姐,給”沙娃有些侷促的把蜜罐遞給走來的王美澤。
“謝謝”王美澤道了一聲謝,就接了過來,還看到盛蜜的瓶子上糖水菠蘿的標籤還沒撕乾淨。再看玻璃瓶底部的淺紅色蜂蜜,但顯然裡面的蜂巢碾沫還沒過濾乾淨。王美澤一看,微微皺了皺眉,還是從自己揹包裡,拿出自帶的鋼勺,舀起了一勺閉著眼睛送入嘴裡。讓她驚訝的是那蜂蜜入口即化,絲毫沒有粘膩感,反而一陣清涼甘甜一直沁入肺腑,味道極好。她禁不住又舀了一勺放入口鄭兩勺蜂蜜下肚,還沉浸在甜蜜滋味的時候,無意中回頭一看石壁上竟然緩緩出現一個洞門。王美澤鬆了一口氣,毫不猶豫的背起揹包進入出現的洞門……
張坎一看王美澤進洞,連忙背上自己揹包也跟了進去。沙娃一看腳下散的七零八落的東西,嘆了口氣,來不及收拾,把地上零碎一兜甩到背後也追了過去。
張坎緊隨王美澤進入洞門後,一直沿著微微斜向下洞坡,洞廊也成喇叭口慢慢變寬,但沒走幾步就見一個分叉路口橫在三人面前。
“旁邊那條是回去的路,現在回去還來的及”王美澤完頭也不回,毅然走向另一條路。緊隨其後的張坎猶豫了一下,後面的沙娃好像更加堅決,毫不猶豫的跟了過去。張坎搖搖頭,還是跟了過去。
張坎邊走邊仔細觀察洞壁,人工開鑿的痕跡開始明顯,又走了約半個時的路程,眼前豁然開朗,之前經過長長陰暗洞廊的窒悶之氣一掃而光。張坎突然被眼前出現的蔚為壯觀的巖洞給震撼了,這個龐大的地下洞穴外輪廓成圓形,足有一個型足球場那麼大,論挑空也有三十米高。洞頂上有無數螢火蜂窩如星辰般點綴在洞頂之上。乍一望去,張坎突然有種錯覺,彷彿自己此時置身於曠野之中,抬頭仰望上浩瀚的星空。
張坎收回目光,開始四處張望尋找著王美澤的蹤跡。偌大的巖洞,竟然沒有一個柱子遮擋,這樣洞中情況也就一覽無遺,看的十分清楚。洞中心有一圓形石臺,上面矗立一尊巨大的青銅方鼎,四周圍著有無數泛著清白雜亂無章的石棺,不出的陰森可怖。沙娃在對面洞壁邊緣好像在整理東西。王美澤突然從青銅方尊的後面閃了出來,朝著張坎揮了揮手,似乎在招呼自己過去。張坎眼睛一亮向洞中央的青銅鼎走去,繞過四周散落著的石棺,終於到達洞中央,到近處才發現這石臺足有一米多高,以他身手上去很費勁。王美澤大方的從上面伸出手來,張坎也就沒客氣,借了一把力就上了石臺。
“這青銅方鼎真是壯觀”張坎近處看銅鼎更被它的巨大的體量給驚著了。
“這個青銅鼎比現存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還要大近一倍,如果拿到外面,司母戊大方鼎按大論會退居到第二位,這在中國考古史上是個不的發現。但論時間,結合褒姒墓提供的線索,這鼎要很可能要比司母戊大方鼎要晚近一千年。而且這鼎由兩半鼎拼合在一起,接縫也很明顯,做工也遠不及司母戊方鼎。但仍然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而且這鼎很獨特,與一般青銅鼎不同”
“你是這青銅鼎四面敘事性的雕刻?”張坎自從被拉上石臺,一直眼睛不錯的細細端詳眼前這個鼎,好像明白了王美澤的意思,進而插嘴道。
王美澤沒有正面回答張坎的問題,而是繼續著自己敘述:“最早的鼎一般用來烹煮食物。甚至後來鼎被視為立國的重器,國家政權的象徵。進而逐漸作為祭祀用重器。鼎身上面的雕刻一般有兩種內容,一種是裝飾性的圖案和浮雕,比如饕餮,雷文等。還有一種是作為祭祀用,會在鼎身雕刻有功人物的文字。明代陳繼儒言:“鼎彝俅,迎神圭壁收”就是這個意思。
不過我們眼前這個青銅鼎上面雕刻就不是裝飾,也不是表彰功績,而是敘述了有序的四個場景”王美澤拉著張坎的手,逆時針轉向青銅鼎的背後,接著:“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是第一場景浮雕”
“難道和空著的第七幅壁畫有關?”
“應該是第七幅投影,”王美澤糾正張坎的措辭,繼續講道:“這青銅鼎的四面雕刻就揭露了,且末王不願提及那七幅空著的投影背後的故事。而這第一面的雕刻雖然筆觸簡單,但聯想到且末公主墓中投影不難明白,畫面上方又無數斜向下的細細的線條,應該是流星雨,中間這個橢圓形形圖案應該是其中一個隕石墜落,砸到地面的出現深坑。這顆墜落的隕石與其它一般墜落的隕石不同,還伴隨一個規模不的爆炸。而旁邊伴隨著如太陽光芒般的放射狀線,是隕石爆炸的衝擊波在地面引發的星芒狀放射線痕跡。再看圖的下面圍繞很多跪拜狀的人。古代饒科學知識遠沒有現在的人這麼發達,他們面對這種未知的象,產生敬畏,開始紛紛跪拜,請求上示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隕石坑正中間的方形圖案,雖然筆觸簡陋,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八門寶函吧”張坎指著青銅鼎此面雕刻正中間的方形圖案,向王美澤問道。
“看來你注意到了,你的判斷和我料想的一樣,而且從下一面雕刻可以得到進一步印證”
張坎隨王美澤順時針轉向,青銅鼎的下一面,王美澤繼續道“你看這面,一名百姓雙膝跪倒,恭恭敬敬的這個外來的寶函獻於當權者”
“眼前這面和前一面所雕刻的內容,好像和褒姒青銅槨蓋上的金文提到過”
“沒錯,跟我來看一下幅更明顯”王美澤把張坎拉到青銅槨的下一面雕刻面前,繼續解釋道:“這一面青銅鼎上所雕刻的內容正是夏王命人取寶匣收集兩條孽龍遺下的龍唾液的場景。所以上一面正是夏王收下百姓獻出的寶匣的場景,這就和褒姒刻在槨蓋上的內容對上了,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這個青銅鼎應該和那青銅槨處在同一時期,都是在褒姒的授意下,命令劫掠而來的漢人奴隸鑄造,青銅槨上面金文和青銅鼎上的雕刻都是褒姒命銳刻上去。”
“那下一面雕刻的畫面,豈不是不但可以找到褒姒刻意劃去內容的線索,還可以且末公主不願提及的壁畫背後的真相”張坎突然興奮的的,也不能等回答緊忙順時針轉向四方青銅鼎的最後一面,一探究竟。
“完了,這青銅鼎最後還是什麼也沒。”張坎來到青銅鼎最後一面跟前,看到只是八門密函正在將要被開啟的一幕,不由得有些洩氣。
“這面雖然沒有雕刻出我們想知道的內容,但也不是全無線索。你看這面雕刻,上方雕刻著一個人正要開啟八門密函,旁邊人四散奔逃。”
“這八門密函開啟後到底是什麼呢?”
“具體是什麼不得而知,但肯定是災難”
“你當是西方傳的潘多拉之盒嗎?”
“在我看來一些傳和神話故事,以前確有此事,只不過被後人多次傳播,一些事情就變的不那麼真切了。西方神話潘多拉盒子的故事未必完全是假的,也許歷史上曾經真的發生過也不定,只不過遭到後人演繹和杜撰,加了很多神話的演繹顯得不真實罷了。但開啟盒子引來災禍,以前也許以前真的發生過。
東方的日本民間也有類似的傳,如浦島太郎的故事,龍王送給浦島太郎一個盒子,勸解他不要開啟。不過由於好奇心的驅使最後他還是開啟了,開啟神秘盒子的浦島太郎轉瞬間變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這個故事在日本家喻戶曉,可相較之下,潘多拉的故事有邏輯比較強的前因後果,你不覺得浦島太郎的故事轉折的有些生硬嗎?也許是這個故事的情節真實發生過”
“你是開啟八門寶函有可能引起災禍,還有可能引起時光倒流或穿越”
“這只是一個猜測,八門一直有傳言八門金鑰有預知未來,而八門銀鑰有回放過去的神秘力量,開啟八門寶函穿越到過去或未來也不是不可能,而且這是目前能推理出最接近已知條件的推測。不過據褒姒留下的密文提到,那個異士孽龍的唾液,喚醒了八門密函中某種怪物,再次開啟很可能如潘多拉的故事一樣,開啟將會引起未知的災難,同時這也是且末王真正要隱瞞的內容……”
(本章完)
喜歡詭八門重啟請大家收藏:()詭八門重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