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王氏大喜,認為這是上天可憐她母子二人孤苦,賜下這一大樁富貴來。只是這筆財太大太橫,母子二人都不免心驚肉跳。王氏生來迷信,便從箱中拿出一錠金元寶,讓兒子去城裡買上一個豬頭,作為供品祭祀天地祖先,又把箱子按原樣埋回床下。
如此折騰了一夜,此時天已將明,城門剛開,書生拿了金元寶,便去城裡買豬頭。到了城內馬屠戶的肉鋪,見剛好宰殺了一口大肥豬,血淋淋的豬頭掛在肉案鈎子上。書生拿出金元寶交予馬屠戶說要買豬頭祭祖。
馬屠戶見這麼一個穿著破舊的年輕書生拿出好大一錠金元寶,覺得十分奇怪。但是古代人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人縱然窮酸落魄,但是到哪裡仍然都被勞動階層高看一眼。馬屠戶雖然奇怪,但是並沒有認為他這錢來路不正,便把豬頭摘下來遞給他。
書生出來得匆忙,並未帶東西包豬頭,血淋淋的不知如何下手。馬屠戶見他束手無策,覺得好笑,便拿了自家用的一塊油布把豬頭包上。書生謝過屠戶,抱了豬頭便往家裡趕。
那京城重地,做公的最多,有幾名公差起得早,要去衙門裡當值,見一個窮秀才抱著一個血淋淋的油布包,神色慌張,急匆匆地在街上行走。
公人眼毒,一看此人就有事。於是過去將他攔住,喝問:“這天剛矇矇亮,你這麼著急要去哪裡?”
書生昨夜得了一大樁富貴,正自心驚,被公差一問,頓時驚得呆了,支支吾吾地說是趕早進城買個豬頭回家祭祖。
公差見是如此老實年輕的讀書人,就想放他走路。書生正要離去,一個年老的公差突然說道:“你這包裹裡既然是豬頭,不妨開啟來讓我等看看。”
書生心想豬頭有什麼好看,你們既然要看,就開啟給你們看好了,未承想開啟油布,卻哪裡是什麼豬頭,裡麵包的是血肉模糊的一顆人頭。
一眾公差大怒,稍微有些大意,險些被這廝騙過了。不由分說,將書生鎖了帶回府衙。
京畿府尹得知情由,向書生取了口供,把賣肉的馬屠戶和王氏都抓來訊問。
馬屠戶一口咬定,從未見過這個年輕書生,而且今日身體不適準備休市一日,不曾殺豬開張。
又差人把書生家中床下埋的箱子取出來,裡面也沒有什麼金珠寶貝,裡面滿滿地裝著很多燒給死人用的紙錢紙元寶,在箱子底下是一具身穿紅袍的無頭男屍,男屍手中緊握一本書,正是昨晚書生在院子裡讀的那本。
經仵作勘驗,無頭男屍同書生所抱的人頭系同一人。死者口鼻中滿是黑血,應為中毒而死。
府尹見此案蹊蹺異常,便反複驗證口供,察言觀色,發現那王氏母子並不似奸詐說謊之徒,反而馬屠戶看似神閑氣定,置身事外,卻隱隱顯得緊張焦急。
府尹按口供述,盤問馬屠戶:“書生說用一錠金元寶向你買豬頭,你說早上剛開市,沒有散碎銀兩找錢,於是他便把金元寶留在你處,約定過兩日來取買豬頭剩餘的銀兩。可有此事?”
馬屠戶連連搖頭:“絕無此事,自昨晚以來小人一直在家睡覺,小人老婆可以作證。”
府尹命辦差官前去馬屠戶家裡仔細搜查,在其肉鋪中搜出一枚紙元寶。府尹再問,馬屠戶無言以對,只是搖頭,連呼:“冤枉!”
當日辦差官又從王氏家不遠的河邊找到一柄屠刀,仵作檢驗死屍,確認人頭就是用此刀割下,經馬屠戶鄰裡辨認,確為馬屠戶所有。府尹命給馬屠戶施以酷刑,馬屠戶承受不住,只得招認:一月前,馬屠戶去城郊採購生豬,因為回來得晚了,城門關了進不了城,只得與一山西客商共同借宿於一處空宅之中。馬屠戶見財起意,便下毒謀害了山西客商,又用殺豬刀割下了山西客商的人頭,把死屍埋在屋裡床下,兇器與人頭扔在房後河中。他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冥冥中卻有天網恢恢。
臭魚說:“這事也真是有趣,相當於死者自己想辦法報案,而且自己還給自己準備了多半箱子紙錢。以前看過京劇《烏盆記》,也是說謀財害命,受害者的屍體被碾碎做成了瓦盆,瓦盆中的冤魂求人帶他去找包公告狀。跟阿豪講的故事差不多。”
我說:“這個案子我好像以前也聽過,是在《包公案》的評書裡講的,和阿豪所說的大同小異,只不過是包公最後用陰陽枕審問了受害者的亡魂,才查得水落石出。其實這種公案故事多半是後人演義出來的,為的是突出官員的英明,宣揚因果報應,好讓老百姓不辦壞事,也是政府愚民的一種手段,當不得真的。”
阿豪問什麼是陰陽枕,我說:“傳說包龍圖日斷陽,夜斷陰。晚上睡覺枕在陰陽枕上,就可以到陰曹地府斷案了。如果真是這樣,能讓死人開口說話,這世上也就沒有懸案了。”
阿豪說:“這種奇案還是有的,只是古代辦案技術手段落後,有些案件無法自圓其說,所以扯上些神鬼顯靈的事,以便服眾。在當時怨魂顯靈也是一種重要的呈堂證供。”
臭魚說:“我聽老一輩的人講,凡是命案,不管過多少年,沒有破不了的。”
阿豪總喜歡和臭魚開玩笑,從不放過任何貶低臭魚見識的機會,連忙說:“那倒也是屁話,我還是那個觀點,這些都是為了讓人們不要殺人,在道德上把人約束住了。不過從古到今也不知道發生了幾千萬起兇殺案,看來這些與人為善價值觀對人類的影響不大。人性的原則在財色的誘惑面前是不堪一擊的。沒有結果的兇殺案多了,更有些惡人光明正大地濫殺無辜,也沒見他們有什麼報應。”
臭魚問我的觀點,我說:“殺了人不一定有報應的,不過我很願意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世人如果沒有了道德觀唸的束縛,連因果報應都不能相信,那這社會和地獄就沒什麼區別了,那就該人吃人了。”
臭魚點頭說:“聽你們這麼講,我也突然想起以前曾經看過一件懸案的記載,懸案就是沒有結果的命案,這件公案在清代野史筆記中多有記載,看來絕對是確有其事,不然不會流傳這麼廣,這比阿豪那演義小說裡出來的案件真實得多,我講給你們聽聽。”
◆ 第二個故事:疑案
清朝的時候在山左縣有個婦人,不知其名姓。有一日從孃家回來,丈夫因為有事在身,便使其弟去接嫂子。
婦人騎了一匹黑驢,弟步行在後。路過一處深山老林,婦人尿急,命弟牽驢,自己走到樹林裡去解手,沒走幾步,發現幾株老松樹和怪異嶙峋的岩石環繞著一處荒墳,很是僻靜。
婦人憋不住了,就在墳邊小解,溺後束衣,發現裡面穿的紅褲衩沒了,可是在解手時明明還在啊。
婦人大驚,在周圍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阿豪聽了大笑:“清朝女人穿內褲嗎?”臭魚解釋說:“我也不知女人內衣在古代怎麼說,反正你們知道就行了,別太較真了。”我說:“古代人穿的那個好像叫肚兜。”阿豪、臭魚都連連點頭稱是。)
其弟在外邊催促,婦人無奈只得放棄尋找,幸好衣服很長,不至於露了廬山真面目。出了樹林騎上黑驢,匆匆而返。
回到家後,私下裡把此事告訴她的丈夫,丈夫嚇得面如土色對她說:“這件事你知我知,切不可再對其他人講起。”
婦人不敢再說,但是始終不解其中緣故。
到了晚上熄燈睡覺,二人躺在床上,丈夫很快就進入了夢鄉,鼾聲如雷。婦人想起白天的遭遇,非常害怕,翻來覆去難以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