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送對方人員前突,快速破壞坦克發動機,殺死內裡的駕駛員得到啟發。
他們,也會魂力外放,所以,人力不是一無是處,完全可以參戰。
這也是大軍跟隨機械進攻的主因。
他們有理由相信,上百萬大軍撲進戰場,後續還有更多的,怎麼也能打的對方顧此失彼,最後潰敗。
他們的坦克,新型戰車,乃至裝甲車火力全開,疾馳中向虛假目標傾瀉彈藥。
如果對方在十公里內,那,這麼密集的火力絕對夠對方喝一壺的。
尤其高射機槍的平射,更能有效阻擋敵人單兵靠近。
再想實施破壞發動機的方案,沒門了。
可他們哪裡知道,他們距離目標二十公里呢。
二十公里,再快,也不是十分八分就能趕到的。
炮擊雖然不密集,但架不住精準,尤其新型戰車,只要進入射程首先被關照,沒等發揮多大作用,先一步獵獵燃燒起來,最終的結果就一個,引爆彈藥艙,引起殉爆,炸碎自己。
時間,在一個個火炬形成中快速流逝。
這會,已經沒人關注損失多少了。
戰鬥到這份上,要麼幹掉對方,要麼全軍覆沒。
只有兩條路可走。
炮擊,終究還是稀疏。
如果再有一倍的炮,這樣的進攻還是不夠看。
鋼鐵洪流迅速減少中,也快速烤雞你飛船,前鋒,已經靠近飛船十公里左右。要不是新型戰車全部被留下了,他們的炮彈就可以夠到這邊的戰車了。
就在這時,一輛輛雪地摩托,一輛輛全勤地形車呼嘯衝出防線,世面八方同時出擊,迎向高速靠近的鋼鐵洪流。
這是最後的手段了,面對絕對實力,任何計謀都難以起作用。
一輪,火海爭取了時間,二輪,就是拼命了。
一千多戰士駕駛單兵雪地摩托,收起長槍,一手大刀,疾馳迎向鋼鐵洪流。
全地形車,駕駛員緊盯著前方的螢幕,抹黑疾馳。
身後,戰友隨時準備掀開後面的護罩,冒頭近戰。
他們,使用的是長槍。
但這一千多人,面對漫長防線來說依舊少的可憐,幾乎是一個人要有幾百米的寬幅。
對方的雷達只有五百米探測距離,這是搶回一輛撞擊車裡的裝置,得出的結論。
正是利用這個結論,冒險靠近。
噹噹……
高射機槍的子彈打在全地形車的護罩上,火花四濺。
卻無法擊穿這些生物護甲。
這都是堅硬外殼拉伸壓縮後,去除顏色,變成透明的護罩,高射機槍的子彈短時間還不是問題。
至於雪地摩托,前面四個小型護盾擋住車頭和駕駛員,也能抵擋子彈的穿射,不過,短短呼吸間,不少的護罩已經裂紋遍佈,隨時會破碎。
好在雪地摩托低矮,撿到的子彈密度不大,要不,挺不過五百米,就會被巨大動能連續震盪擊碎護盾。
就這,快速接近中,不時有雪地摩托被打炸護盾,然後擊中戰士。
戰士的防護就算再到位,也扛不住14.5口徑的巨大穿甲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