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全地形車的速度一百公里開外,就算最遠的位置,距離這裡也不過四千公里那樣,兩天到了。
隨著一組組全地形車消失在風雪中,前往接隊員以及科研人員家人的全地形車出發了。
董庫沒再管這些事,他在雪兒操作中還在跟戴老聊一些細節。
這其實就不叫什麼談判,董庫的要求不高,提供的幫助卻是相當巨大。
五十萬的高手,可不單單只是升級到地球期,而是包括魂力外放都會升到滿級。
“小董,你說星魂碎片分四個品類,八種,那你是怎麼分辨的?”
“我這根據星魂碎片內含有的魂力波動不同,經過不斷試驗,製作出了可以分類的裝置,星魂碎片經過裝置挑選,就直接分出類別了。”董庫微笑說道:“而且,每個人吸收到的武技也不相同,這點您應該清楚,跟自己鍥合度不夠的,吸收不到,只能當做魂力升級,所以,有些人吸收不到武技,並不是他們資質差,只是沒拿到屬於他的星魂碎片。”
“這樣啊……”老人眼前亮了亮,試探問道:“那,這裝置……”
“不知道咱們生產裝置的能力還有多少,如果完整我就提供技術,如果無法生產,那我就生產幾套先對付用,等咱們慢慢建立一些必須的生產線後自己再生產。”
“生產能力到沒有全部喪失……”戴老點點頭說道:“這事一會讓李團長把技術引數傳輸過來就可以,目前還有幾個位置能夠生產一些必要裝置,包括槍支彈藥,來,你先說說種植設施到底是怎麼回事,看看好組織力量來儘快打造出來。”
“好的。”董庫父母和妹妹都在,心情是大好的,聞言說道:“這個種植設施其實就是大型的大棚,只是隔寒是雙層,外層還具備一定扛腐蝕攻擊能力,夾層裡還有防禦體系,保留對外射擊口和出入門戶,高度預計五十米到六十米,主要的熱源來自地下廢氣和日光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麼高,目前外面的溫度和風力不利於施工,你有想過怎麼解決嗎?”戴老聽到這打斷說道:“要知道高空的風力會超過五級,六級以上大風下施工的難度很大。”
“有考慮。”董庫淡定說道:“施工全部是機器人,目前,我攜帶的機器人數量可以保證三個月內建造五百萬畝的種植基地,如果國內有生產能力,機器人數量夠用,那三個月建造一億畝也不是奢望。”
“至於高空作業難度,已經經過嚴格論證,目前我那裡已經完成部分頂棚銜接,施工順利沒有出現意外,外層合攏後,內層就簡單了,所以,您不用擔心施工難度,我考慮的只是施工機器人的數量和鋼材的供給。”
“外部頂棚材料和立柱,是我這裡研究出來的一種含有生物技術的複合鋼材,耐腐蝕,硬度高,重量還輕,但所需鋼材就是天文數字,所以,我一邊可以在沿途城市裡收集鋼材,一邊可以回收艦船熔鍊需要的鋼材保證用度。”
“鋼材不用擔心,艦船能不破壞就別破壞了,一旦化凍,艦船的作用還是巨大的。”戴老再次打斷董庫說道:“衝上岸的艦船就先讓它們擱淺吧,等騰出手了再將它們運到海港深度的水域,等待解凍,你不是說海里也有大量的變異生物嗎,到時候直接就可以使用艦船,海洋就能利用了。”
“那太好了!”董庫拳掌相擊,小小興奮了下。
鋼材看來國家有足夠的儲備,這樣,不考慮回收鋼材,他目前的能力倆月就能打造五百萬畝種植基地。
“種植基地建成,如果供電設施不能提供足夠的照明用電,我倒是有個小想法。”董庫繼續說道。
“說說看,電力,還真不能短時間內滿足你說的照明需求。”戴老饒有興趣的說道:“不知道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是這樣,目前,暫時需要的只是種植,其實要是機械夠用,全部智慧化,人工就全部省下來了,與其讓他們閒著長肉,不如打造一批發電單車,讓他適度活動之餘,每天提供多少度的電力,來換取他們每天的消耗。”
“好辦法,這樣就都參與進來了,不養懶人。”戴老微微點頭,認同董庫的說法。
目前,全國倖存的八千多萬人口基本就是養著的狀態,除了部分清潔,廚房用人外,絕大多數是處於吃飽了睡,睡醒了吃的狀態。
這樣久了肯定不是好事,一個是人懶惰了沒鬥志,混吃等死,一個是身體都閒出毛病了,整體體質下降。
董庫的思路完全可行,既解決了電力問題又讓大家能夠運動起來,一舉多得。
按董庫的說法,武力值提升到碾壓獸群,就可以出擊圍剿野獸了。
五十萬的戰鬥力,多大戰役都問題不大,加上可以適度使用重武器,起碼火箭炮,自行火炮等,哪怕迫擊炮能夠使用,對於圍剿野獸來說也增加了相當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