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庫對於李嵐的說法已經認同,也做出了應對的姿態,那就是開展相關課題,蒐羅相關技術人才。
他剛說完,李戡接著說道:“董先生,您考慮過以什麼力量來完成星際阻擊嗎?”
“什麼力量?”董庫愣了下。
“是的。”李嵐說道:“跟導師們探討的結果就是,這個方案恐怕要由您自己來承擔一切,指望不上任何勢力。”
“東炎國也不行嗎?”董庫遲疑了下說道:“如果國家體制還在,東炎國的科技力量世界首屈一指,他們參與進來肯定事半功倍,能儘早在太空建立戰艦。”
“難。”李嵐搖搖頭說道:“目前來說,最大的阻力是寒潮,解決不了寒潮,民生都是問題,即便東炎國國家體制還在,也存活大量倖存者,可他們首要考慮的是如何讓這些人吃飽,可現在無法產糧,靠庫存又能生存多久?”
“在這些壓力下,恐怕難以有過多精力來考慮幾年,甚至十幾年以後的事情。星際文明抵達,我們猜測最少也要幾年時間,或者更久,那麼,這個時間裡,民生解決不了,是不會有人去考慮更遠的事情的。”
有道理……
董庫默默點頭,知道李嵐說的沒錯。
哪怕倖存幾個億,當權者首要考慮的就是如何生存,而不是投入巨大精力研究跨時代的科技造物。
靠庫存,一年兩年能挺住,但兩年寒潮不退呢,星球依舊冰封呢?
“李教授,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開展這個課題,研究下冰封的世界裡如何生存。”
“可以到是可以,生態園是一個不錯的方向,但侷限於空間限制,怕是沒辦法大面積推廣,而且,我們探討的意思是,這個星際阻擊的方案,還是由您來承擔最靠譜。”
李嵐話題有轉到讓自己承擔星際阻擊的重擔,董庫多少是有點不太願意的。
自己,哪來的那個能量?再說,拯救星球嗎?那貌似不是自己的活……
“董先生。”李嵐看出董庫遲疑了,忙說道:“我們調取資料時,雪兒給出了您的要塞有足夠財力和物資來完成星際戰艦的打造,只要技術有了,不需要別人的財力,您自己就可以承擔所有。”
“而且,您沒有民眾的牽絆,可以考慮專一吸收相關人才或者年輕力量。根據人類可以升級,大幅度改變體質來看,魂力級別高的,顯然更能適應星際航行。”
“如果可以,您可以在沿途收留技術人才的同時,儘可能留下一些年輕人或者兒童也可以,以保證未來戰艦升空有足夠的人力來操控。”
董庫沉默了。
他就是一個普通人,機緣巧合得到了艾因國的超級要塞和雪兒,要讓他扛起拯救星球的重擔,一下子他還真的不適應。
歷練沒再說話,就這麼靜靜看著董庫。
她不是戰爭販子,但她的研究學科導致對外星文明更謹慎,也更擔心會被入侵。
而現在被入侵已經定論,那他們當然要考慮如何繼續活下去,而不是目前的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