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長街上, 花燈璀璨,放眼望去皆是一派熱鬧景象。
孟媛拉著陸景初穿梭在人來人往的街頭,一邊護著他不被其他人擠碰到,一邊時不時地去瞅街道兩旁各色的商攤。忽然, 在經過一個掛滿了精巧花燈的攤子時, 孟媛不由停下了腳步。
陸景初側首朝向小姑娘,“怎麼了?”
孟媛一雙眼亮晶晶的, “這裡賣的燈比別處的好看呢!”
賣燈人是一個年近花甲的老爺子, 長得慈眉善目。這會兒聽見孟媛的話,他樂呵呵地開口道:“女娃娃看中了哪盞燈?”
孟媛順手指了指掛得最高的一盞鳳凰彩燈, “這個最好看, 我就要這個了!多少銀子?”一邊說著,一邊側轉過去十分自然且熟練地把陸景初系在腰間的錢袋解了下來。
“女娃娃好眼光!”賣燈人笑眯眯地把那盞燈取下來, 但卻並不急著把燈遞過去。他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慢悠悠地捋著胡須,笑著對站在攤子前的孟媛道:“不過小老兒這燈可不是花銀子就能買到的哩。”
“不要銀子那要什麼?”孟媛疑惑不已, 陸景初也跟著微微皺了皺眉頭。
他二人錦衣華服,看上去就是非富即貴,可偏偏這賣燈人半點兒巴結心思也沒有,見問只笑著說出來自己的規矩。
“小老兒的花燈不同樣式對應不同謎面,只要說的出答案,這燈吶分文不收就送給二位了。”
花燈猜謎並不是什麼新鮮花樣,從前孟衡曾帶著孟媛在燈會上贏回去不少彩頭,故而賣燈人的話方一出口, 孟媛便催著他出謎面。
賣燈人把手裡的花燈轉了小半圈,取下藏在燈中的一張小紙條,展開,笑得胡須一顫,念道:“解把飛花蒙日月。”
“猜什麼?”孟媛在心裡翻來覆去默唸了幾遍,覺得這不像是從前的字謎,一時沒有頭緒。
賣燈人合上紙條,“猜的是古棋局。”
聞言,孟媛瞬時垮下一張小臉。
她根本就不懂棋,壓根無從猜起。
看她犯了難,又見一旁的陸景初沒有開口的意思,賣燈人笑了,捋著胡須輕嘆唏噓道,“女娃娃既然猜不出來,這鳳凰彩燈小老兒可就給掛回去咯。”一面說,一面就要動作。
然而還沒等他抬起手,就聽見一道清清冷冷的聲音響起。
陸景初握著孟媛的小手輕輕地按了一下,啟唇吐出四個字。
“柳絮漫天。”
賣燈人動作一頓,微斂眉,細尋思,半晌看向面色淡淡的陸景初,問道:“何解?”
一旁的孟媛也睜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盯著他,等著他解釋。
陸景初薄唇緩勾,徐徐道:“這句詩出自曾鞏的《詠柳》,‘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句中的飛花指的是柳絮,蒙即遮蔽,那麼整句詩的意思就是柳絮遮蔽了日月,豈不正是柳絮漫天?”不懂棋的人其實也能猜這謎面,不過不敢這樣篤定就是對的罷了。陸景初稍稍一停頓,繼而又道,“這是象戲中的一局殘棋之名。”
“老人家,對不對?”陸景初的話音剛剛落,孟媛便急著向賣燈人求證。
賣燈人笑呵呵地雙手將那盞鳳凰彩燈遞給孟媛,頷首道:“半點不差,這燈就送予二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