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記載:四月初十日,康熙爺一行離杭州,十二日返蘇州府。十五日親書“濟時良相”匾額令懸范仲淹祠堂;“坡仙遺範”匾額令懸蘇軾廟。十八日離蘇州,二十二日抵江寧。
到了江寧,才是真正到了曹寅的地盤,曹顒的老家。此時的曹寅,任職江寧織造。他這個江寧織造,卻連續幾次承辦了康熙爺南巡接駕大典四次南京接駕)。
其實際工作範圍,遠遠超過了一個小小的江寧織造的職務規定。可想而知,康熙爺對曹寅的信任與器重,也早已超出了地方督撫。
曹寅其人,喜愛文藝,又愛藏書。自身精通詩詞歌賦、戲曲書法。有著深厚的文化教育,還參與了江南許多的文化活動。
曹寅和江南的眾文人,都有來往,史料有統計:與曹寅有詩文交往者約二百人,當時極有影響的知名人士都在其中。
江南在歷朝歷代,都是“盛產”文人墨客的地方。從古到今,也是華夏文人嚮往、流連的所在。
對於歷代的政權來說,如果普通的老百姓是基礎,“文人”就是棟樑。所以,沒有那個當政者,不重視文人、文化和教育。
康熙爺更是如此,在文化和教育上:“重禮教,興西學”。對文人的重視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可是,此時江南一帶反清復明的氣焰還如同星星之火,一直在燎原。
康熙爺有意籠絡南方士子、磨滅其反清意識的政治決策,曹寅等人則為具體實施之臣僚。
曹寅原為明遺民《白茅堂集》作者顧景星之甥。顧景星有部分人認為是“紅樓夢”的原作者。)乃明末貢生,南明弘光朝時考授推官。康熙己未被薦舉博學鴻詞,稱病不就,至1687年逝世都屢徵不仕。
自身學富五車的文人氣質和此時的職務,再加出身。曹寅在南北兩地都受到推崇,很快被遺民和漢族上層知識分子認同。
由此,曹寅成為主持東南風雅、眾望所歸的人物,在江南地區享有極高的聲譽!
曹寅在江南二十多年,認真執行康熙皇帝的既定政策。和江南人士的交遊更加廣泛。所以,很多人認為,他和遺民及江南上層知識分子詩酒流連,決不能僅以文人積習視之,亦決非曹寅個人之禮賢下士所能涵蓋。
這些有些複雜的原因,結果就是,讓曹寅在江南有著極高的聲譽。在康熙爺面前,也得到了極度的信任和重用。
而此時的曹家,被營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藝術氛圍,呈現出空前的繁榮。
康熙爺一行人到了江寧,沒有懸念的住進了曹寅家,也就是曹顒家。
曹家府外,曹家的老夫人孫氏,即康熙爺的奶嬤嬤,曹寅的繼母曹寅生母乃明遺民顧景星之妹顧氏),帶著曹寅的繼弟老夫人孫氏所出)及曹家眾人跪拜迎接。
萬歲爺和他的嬪妃們,是住在曹家最大的園子裡。據說平時就只是老夫人帶著幾位成年的小姐住在園子裡。
這個園子的左邊,是曹家眾人平時住的園子。而與之相對的另一個小一些的園子,是專門給太子爺和兩位皇子及家眷居住的院落。
在曹家眾人到大門口迎接的時候,一眼望去,烏壓壓一片。下了馬車,等待進府的過程中,看著眼前望不到邊的大門和圍牆。
香香心裡也是被震撼到了的,進門以後,跟著雖然只是跟著大部隊走,能看到的有限。
但還是看得出來,三個園子獨立又相互掛連著。大觀園也是這樣吧!香香忍不住的觀察著,感嘆著。
香香被扶著的手,突然被抓緊。香香側目,扶著自己的碧雲,一臉的忐忑,臉都白了。香香伸手拍了拍碧雲,給了她一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