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以來,香香是真正的在旅行:寫生看景,看書吹風;賞日出日落,看各地人情風俗。
四爺有空的時候,兩人花前月下,美景愛人,盡感深情!
雖然更多的時候,四爺都在忙碌,香香也不能到處走。但是,沒能出去的時候,四爺有讓人收籠所停留地方上的美食、特產給香香送來。有機會帶香香出去走走的時候,四爺一定是帶著香香的。
這趟出門,跟著的皇子就三個,太子當然是要跟著萬歲爺身邊的。若是要出去察看是什麼,肯定是四爺和十三爺的事情。
雖然真正看到萬歲爺的次數屈指可數,幾個阿哥們同在一個場合,又正巧被香香看到的次數也不多。
不用回憶歷史,香香看得出來,其實所有的人都看得出來,除了太子爺,十三爺應該是最受寵的皇子。
只是,十三爺性情耿直,心思單純,母家又只是包衣。所以,索額圖伏法以後,十三爺雖得萬歲爺寵愛,卻沒有引起朝中太多的關注。
四爺呢,在所有人的眼裡,是妥妥的太子的人。可是要說他是太子黨,又覺得還沒有那麼深重,資格還不夠。
臣忠於君,是理所當然的。
四爺忠於萬歲爺,是理所當然。太子是儲君,四爺擁護他,也是理所當然的。
此時的四爺,在眾人的眼睛,只是一個平和,只想當辦事王爺的角色。
眼下,這樣的角色。四爺自己覺得尚可,太子覺的滿意。最重要的事,康熙爺也滿意!
四爺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除了自己,沒有可以真正依賴的人。同時,他心裡也更加明白,自己的皇阿瑪,是唯一一個可以真正左右自己的人。
不過,四爺對自己的皇阿瑪是又敬又怕的,是君是父,康熙爺歷來對四爺也是嚴格有加。那麼多的阿哥,四爺知道自己資質不是最好的。而且養母不親,生母不愛。
所以,做事謹慎,循規蹈矩,努力學習。不敢求皇阿瑪的寵愛,只求自己在皇阿瑪心裡有個小小的位置。
香香的到來,讓四爺的人生,來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個“翻天覆地”,是讓四爺從心底裡明白,人與人之間,可以擁有無關身份和利益的感情。
同自己的父親,也可以。雖然康熙爺是君,但也同樣是一位享受被兒子當成父親依賴,想享兒孫之樂的爺爺。
作為帝王,作為擁有幾十個子女的父親,擁有算不清的孫子輩的爺爺。似乎對於所有的兒孫們,康熙爺先君王,才是父親。
可是,在香香這樣,對康熙爺的態度是可以一分為二。多次告訴過四爺,康熙爺是最好的皇帝,是“千古一帝”。在私下面對康熙爺的時候,香香又只是把康熙爺當成自己的公公,孩子們的爺爺。
香香的這些“膽大妄為”,不僅沒有讓康熙爺生氣。在康熙爺親近的幾個人看來,康熙爺甚至是歡喜被當成那樣的角色的,四爺才如同醍醐灌頂。
這次南巡,讓四爺一起,也是後來才定的。看似,是康熙爺的無意之舉,又有故意為之的痕跡。
所以,一路上,四爺兢兢業業,鞍前馬後的伺候在康熙爺的身邊。流言蜚語很正常,香香總是說問心無愧就好,不用太在意這些。
聽多了,就真的當真了。這一當真,一習慣,一堅持,日久見人心。四爺做的事情,對錯自有結果,好壞自見人心。
康熙爺生辰一過,就立即投入了工作,四爺也跟著忙碌了起來。史料有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