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生子的週歲生日剛過,緊接著就是八月十五,四爺身體一直不再爽利。
可是,擔心萬歲爺一下子失去三個自己很看重的親人,而傷心;也擔心德妃娘娘,所以,四爺拖著生病的身子,帶著嫡福晉和三個側福晉們進了宮。
《大清會典》中有記載:“凡夕月,每年秋分酉時祭;遇醜、辰、未、戌年祭,餘年遣大臣攝祭,玉用白璧,禮神制帛一,色白,牲用太牢,樂六奏,用光字,舞八佾。”
因為1703年是羊年,所以康熙爺要親自前往阜城門外的月壇祭月,後宮的妃嬪,皇子和他們的女眷都會參加。只是在皇家的祭祀中,唯一沒有男女分開祭祀的一項活動。
傍晚六點鐘,皇帝親自率隊,浩浩蕩蕩的前往月壇。祭拜的時候,香香作為側福晉,幾乎是在女眷們最後,最角落的位置。
皇帝拜月,其他的大臣可以不參加,可欽天監的大臣是要提前準備,並且在場參與整個拜月的過程。
今兒個的月色很好,月朗星疏,皇帝到月壇的時候,紫微星發出了耀眼的光芒。在皇帝身邊伺候祭祀的何君錫看見了,還看見了紫薇星後,雙星連珠再次出現,隱隱發著紫色的光芒。
何君錫心裡一驚,腦袋上汗都下來了。皇帝要開始上祭了,趕緊正了正精神,伺候著。
何君錫側立祭壇邊,誦讀祭文,皇帝帶著眾人,開始叩拜。兩束紫光從連珠雙星直瀉而下,投射人眾中,待眾人起身的時候,紫光又消失啦。
只有沒行叩拜禮的何君錫,看的清清楚楚,那紫光,一來正好打在了四貝勒爺的身上,一束打向了後面女眷眾裡,一位穿青色旗裝,頭上只有一束紅色秋海棠的年輕女子身上。
待眾人再次叩首,那個青色女子被微微紫光包裹著,在眾人堆裡有些顯眼。
何君錫為那個女子捏了一把汗,怕被人發現,可眾人起身,紫光已隱去。
唉!真是嚇死人了!何君錫讀個祭文的滿頭大汗,而且是在這涼爽的深秋。
別人也許沒有注意到,時刻注意著萬歲爺的梁九功卻注意到了。最後一次叩拜的時候,梁九功冒著生命危險,側頭順著何君錫的目光,看了一眼――四貝勒爺。
他在看的是四貝勒爺?而且,四貝勒爺的身上,好像有什麼光芒在他望過去的時候,隱去了。
眾人行完禮,退下月壇。月壇四周還有各種燈籠,眾人可觀賞一番,還有各種孔明燈,可以祈福放飛。
逮到一個機會,梁九功靠近何君錫:“何大人,看今晚這個天象,有何不妥?”
“沒有,沒有,一切很正常。”何君錫趕緊擺手否認。
“該咱家還不說實話,咱家還嫌冷呢。你看你,汗都把衣服打溼了。”梁九功一語道破。
“這……公公比下宮更懂,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
“所以呀,你說說,咱家聽聽,也無妨。”
“也沒什麼大事?紫薇星有東移之象,今年兩位王爺相繼去世,這也正常。只是……”何君錫看了看遠處的四貝勒爺,正好和那個青衣女子,拿著孔明燈。
“只是,連珠雙星,又發光芒了!?”梁九功也順著他的目光望了過去。
“梁公公大財,連天象都會看了。”
“當時沒有人敢抬頭,抬頭的應該都會看見吧?否則大人何故一頭的汗?”
“梁公公是聰明人,下官佩服!”
“萬歲爺經常唸叨,何大人不善說話。其實在咱家看來,大人很多時候,是不便說話。”
“哈哈哈!公公英明!”何君錫哈哈大笑。
而這兩個人的目光所向中的人,卻毫不知覺,還在孔明燈上寫著字,畫著畫,祈求家人和孩子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