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鏽並沒有像香香想的那樣,第二天又進府來。早上,四爺正常的,請上朝。
葉天士來給香香和孩子們看診,香香的身體恢復的不錯,孩子們也很健康。而且葉天士,又隨身帶來了一大堆藥材和補品:
“藥,是要吃的!食療也很重要!”
“多謝葉太醫,不知這些藥材,花了多少錢?我馬上給葉太醫補上。”香香道。
“姑娘還用擔心這個。這一些東西,特別是這西洋參,補氣又不上火。這麼多的量,可不是在太醫院裡,隨隨便便可以帶出來的。這些都是,額涅格格送來,讓我帶出來給你補身子的。”
“多謝額涅格格!,多謝葉太醫。”香香還是小秋拿來了一百兩,贈於葉太醫作為謝禮。
“姑娘客氣了,這裡還有額涅格格給姑娘的一封信。”葉天士離開的時候,還給香香留了一封信。
葉天士教小秋他們煎藥,並讓人找來負責香香飲食的廚子和太監,告訴他們如何給香香做藥膳一
香香喂完了孩子們奶,看著他們又熟睡。才讓奶嬤嬤把孩子們帶得下去,自己開啟了信封。
香香看了信的內容,這是一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信:額涅格格在信的一開頭,就提到了鈕琇;提到了四爺尋找鈕琇的過程;還有他們調查到的鈕琇的人品可這些年他的官績。
歷史上的鈕琇,香香還是知道的。雖然歷史文獻上對鈕琇的評價,只有幾個句:為官清廉,頗有政聲。
但對於一個七品縣令而言,這已經算是不算的評價了吧?畢竟歷史上那麼多的官員,正七品縣令實在不算什麼?
當然,鈕琇能在歷史上留下名字,並非他的政聲,而是因為他寫的筆記小說《觚賸》及《觚賸續編》。
也許冥冥之中,早有定數。現代的香香看的關於清朝小說書冊,並非大多數耳熟能詳紅樓夢或者其他,而是這本《觚賸》。
雖然它不似紅樓夢那麼震撼和引人,可確是香香小時候看的第一本清朝的小說集。
《觚賸》中反映的那些社會生活,相較而言面積較廣,官場、科場,市井、青樓、戰亂、災荒、風情民俗、方物特產、扶乩勘地、甚至詩文書藝,敏感話題的文字獄……無所不包括在其中。
算是一本較詳細又真實的,描寫社會永珍的書本,雖然書中不乏帶有濃重的迷信色彩。但是香香認為,一來是時代使然,二來連自己都遇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有些無法解釋的東西,也許“迷信”二字稍微能概述透過,否則,連科學都解釋不通的事情,每個時代,甚至每個時空,都是會存在的呀!
現在的鈕琇及他的《觚賸》,也許還算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吧。不過從額涅格格的文字描述中,此時的鈕琇,更多的美譽都在說他:雅工於詩文,薄書之閒,不費筆墨,其詩亦變風之流。
所以呀,縣令很多,清官也不少,可是被招進宮的正七品縣令,並沒有多少個。
香香心裡猜想,這更多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和四爺。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觚賸》在清朝的某段時間,還被標榜“文多違悖”,而被查禁。
當了一輩子縣令的鈕秀,在最近幾年,提高了知名度,甚至讓萬歲爺在那麼多的官員裡,注意到他。應該更多的,是四爺的謀劃。
四爺如此的費心,盡力,不得不說,和香香有關。
額涅格格怕香香,為前事兒而心鬱結,不肯認鈕琇,白費了四爺的一翻心意。
看完信的內容,香香還是照例把信燒了,雖然內容並沒有什麼?考慮到很多的方面,香香和額涅哥哥之間的書信往來,香香都是記好內容,然後焚燒信件。
無論如何?還是小心一些為好。其他的不說,如果四爺,有一天真的有什麼動靜,自己的言行舉止,一定不能成為四爺在別人眼裡的汙點和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