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雁門關的時候,香香有稍微被震撼到,此時的雁門關比起現代香香看過的圖片上的雁門關,要雄偉很多。而且也有兵將駐守。
康熙爺是順便巡視,這卻讓香香大飽的眼福。爬上嶺的時侯,其他女眷沒有跟著去,香香覺得自己不上去,親自看一看,太吃虧了。把自己扮成了小廝的樣子,跟著四爺去走了一趟。
難得出來,四爺寵著她,帶著她便是。延綿的山巒,站在最高的頂點,望之關內外,一道門,兩個世界。
看著眼前的巍峨的景像,讓人非常想抒發一下情懷: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
詞客各攄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
香香情不自禁的唸了一首詩,當然是小聲的唸的。可好巧不巧,被剛剛氣喘吁吁爬上了的顧八代聽到了。
待他休息好了,硬是跟著香香詢問了半天,問她是誰,她剛剛呤誦的詩是誰寫的?
香香躲在四爺身後,笑而不語。四爺看了也沒有點破,只是伸手掐掐他的額頭:“是你自己做的詩嗎?還不回答老師。”
“怎麼可能?奴才從一本遊記上看來的。”香香壓底了自己的聲音,沉著說。
“那,寫此詩的人是誰呀?”顧八代又問。
“回大人,遊記上沒有寫明出處和作者。”香香只能如此回答呀,總不能告訴他們,這首詩是幾百年以後的董必武先生寫的吧?
“四阿哥,你身邊這小子,老臣是第一次見。比穆達那個只會武刀弄劍的要好很多,可以讓他和曹顒一起來聽學嘛!”顧八代理了理鬍子。
“哈哈哈!”四爺哈哈大笑了起來:“好的,老師。有機會一定讓他去。”
“多謝大人提攜。”香香也順勢而為,還給顧八代行了一個大禮。
“嗯!孺子可教也!”顧八代滿意了,才不再盯著香香。去和旁邊的同僚,聊了起來。
“聽到了嗎?如果奴才是‘男子’,說不定可以考個狀元什麼的?”香香悄悄的在四爺旁邊說。
“嘖嘖嘖!一首小詩而已,還是照搬別人的?怎就讓你一下子狂起來?”四爺再一次敲了敲香香的腦袋。
“爺,不準敲了。奴才變笨的!”香香趕緊抱著頭,退到四爺伸手夠不到自己的地方。
邊走邊遊覽,路上但一切就變得有意義了。前往五臺山的路途不算遠,一路上走走停停,時不時的看看風景名勝。
二月初八,御駕的隊伍已經進入了五臺縣,當晚宿在了射虎川。晚上四爺回來的時候,香香聽他說老百姓要在菩薩頂,給康熙爺建萬壽亭。這個事情,看過史料的香香有一點印象。
“萬歲爺叫他們停建了,對吧?”
“香香如何得知?”
“咱們的萬歲爺,可是百年一遇的明君,他做此選擇,不是意料之中的嗎?”
“香香?”四爺驚奇地看著香香,這個小妮子還要給他多少的驚喜呢?她這樣的見解,實屬難得。
“香香覺得皇阿瑪是難得的明君?”
“當然啦!萬歲爺六歲即位,十四歲親政,除鰲拜,平三藩,統一了臺灣,還驅逐了沙俄,平了噶爾丹。其他的皇帝,用一輩子都沒能完成的事情,咱們萬歲爺現在就完成了呀。別說百年一遇了,千古一帝都不誇張。”香香扳著手指頭,數著康熙爺的豐功偉績。
“香香?……香香怎麼會知道這些的呢?”四爺向香香投來了不解的目光。
“話本上有啊!還有聽小云子他們閒聊呢。特別是平葛爾丹的時候,主子爺不是也跟著去了嗎?奴才當然要打聽打聽了!”香香說的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