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闞這種明面上表示自己一定會對所有企業公平對待但實際上卻有所區別其實是很為人詬病的。
要是有較真的企業,大體上會因為周闞並不公平的做法轉頭就用輿論的攻勢迫使風帆集團低頭。
然而無論是三星集團還是水果集團都不想放棄和周闞的合作機會。
如果他們真的各自能夠拿到一千萬的份額,那已經是屬於整個華夏區所有手機企業共同享有的數量了,其實也沒什麼不滿意的,只不過是價格稍微高了一點而已。
手機這種東西的定價和市場需求量是有很大關係的。
越是買不到,銷售的價格就會越貴。
當然是要保證前提是在商品質量沒有問題的情況下。
在整個市場上都缺貨的情況下,三星和水果集團完全可以利用這個噱頭將這部分額外支出完全賺回來。
甚至可以賺的更多。
不出所料,第二天上午九點鐘,周闞就接到了水果集團友人的反饋,表示雙方可以基於昨日會談的雙方需求達成合作。
這就對了嘛,合作是雙贏,這樣一來風帆集團賺到了錢,三星和水果集團拿到了領先除華夏地區外世界上最頂尖的電池產品,怎麼操作還不是他們的事情。
至於最後被收智商稅的人是誰,這點周闞就管不到了。
世界太大,能夠在協調華夏本土問題上出一點力周闞已經很不容易了。
別的長於水生火熱地區的人,周闞只能以人道主義進行祈禱一下,然後對此表示遺憾。
投胎技術是一門技術活。
來到這個世界,真的很抱歉。
此次三方會談,嚴格上來說應該是一對二會談,成功表示了華夏與高麗,歐洲兩地的友好關係,雙方就貿易往來達成一定共識,皆表示為了雙方的利益應該站在統一陣線。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的手機銷量在一年應該在8億臺左右。
周闞也就生產了全球百分之五電池需求總量的電池,這裡面如果舊款電池再加上日常損耗,那這個佔比就更加的低了。
雖然石墨烯電池的材料成本非常低了,但周闞始終沒有要走低價競爭的策略。
先攻佔高階手機這一塊的市場份額,再把中端的部分市場拿下,這是周闞給手機電池領域劃上的一條最終的線。
達到這個地步,再維持住,就不需要再進行擴張了。
到明年六月份之前產能達到年產四千萬塊電池,就是第一階段的小目標。
隨著企業的發展,尖端技術走出國門那是一定會的,周闞也不可能始終抱著偏見不與海外的企業合作。
儘管現在只有電池這一塊的領域罷了。
在現代化資訊社會,有些東西是藏不住的,就在周闞與兩家企業達成戰術合作的時候,風帆這邊還沒什麼宣傳,但三星和水果的官博都相繼推出了各自的“風帆計劃”手機專案。
公然在外網宣佈他們集團即將使用新能源手機並且與華夏科技新貴風帆集團達成了深度合作。
三星與水果都是上市公司,一兩個月之前小牛集團同為美股市場,在和風帆集團達成合作之後股價直接起飛。
雖然三星和水果兩家大公司並不是小牛的體量能夠相媲美,但風帆願意合作的訊息對他們來說也是穩定股價的利器。
不在最前端的技術上面落下腳步,投資人對他們就永遠都會有信心。
當然,他們兩家集團在華夏地區的官博還是很罕見的沒有大肆進行宣傳,畢竟比其他集團多花了將近四倍的錢才採購過來的產品,說出去實在有些丟人。
至於前不久風帆集團官宣定價99華夏幣的事情,那已經是之前的事情了好吧!
在三星集團與水果集團與之達成協議之前,確實風帆電池的售價是99塊華夏幣。但是在這之後,這個定價就已經是370塊錢了。
誰比他們拿錢的價格低,他們就用錢砸死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