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時間是協會方面主動要求的,因為協會本身就是非盈利單位,而食堂就算以成本價出售,但人力這種東西總歸是要佔用比較多的資源,所以能節省一點是一點,這點周闞能夠理解。
哪怕家財萬貫花錢也得掂量掂量更何況公益事業的每一分錢都必須花的有價值,不能夠浪費。
協會方面目前的開支是不小的,特別是對電瓶車店主的巨大投入,平均一個人的花費就絕對超過千元,而在華夏,這樣的人總計說是有幾萬個絕對不為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簡簡單單,又是快一個億規模的投入,好在這一部分大頭並不是周闞出的,而是享受到了當地政府方面的一些援助。
不過關於人力資源的考量周闞還是若有所思。
面對高階的餐飲市場,那必須由大師傅根據每個人的口味專門定製,這樣才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讓顧客感覺到滿意。
但面對量化普遍的市場,便宜好吃有營養才是主流。
一旦量化生產,人力就成為了不可避免的限制。
是不是可以用機械代替人力成本呢?
按道理來說,一個人力一個月才多少錢,而一臺機器可比人力貴的多了。
但這個問題在周闞這裡卻能夠很好的解決。
機器貴的原因一般有兩個,第一個是因為產能少,第二個則是因為技術要求高,前期投入巨大導致不得不提高機器的售價來回本。
而周闞覺得或許自己可以花點時間研究一下相關機械生產的可能性。
如果不算機械科研所產生的費用與企業極高的利潤預留,那這個專案還是比較有搞頭的。
主要是能夠解決目前中央廚房所缺少的巨大人力問題。
在其他的企業,或許機器比人貴,但在風帆集團,人力的價值是機械所不能比擬的,一些沒辦法進步的職業崗位,周闞都會按照需求慢慢用機械升級淘汰。
人力資源應該放到更為有效的事務上去。
當然,大廚定製伙食這種屬於高階服務行業,周闞自然不會在這裡面動手。
機械能夠代替的,一般都是重複枯燥的一些工作。
最關鍵的是,像大眾喜歡的番茄炒蛋,黃瓜肉片等等菜譜基本上都是通用的,即便不是通用,在味道上面略微的改變一些也完全不是問題。
很好,這一次的外出取材得到這個想法,已經是很有收穫了。
周闞點了點頭,告別了老蘇,便和費米回到了房間,他已經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訊息,協會的情況和各位學員的狀態比他想象中的要好,他便放心了。
費米看著這位年輕的室友,腦子裡面再次產生了疑問:“周同學,你和蘇老師認識?”
周闞和老蘇一副很熟的樣子,連吃飯坐在一張桌子上吃。
儘管周圍的人都不知道他們說了啥,但嘀嘀咕咕的一陣子,他們還是非常清楚的。
周闞也沒有隱瞞:“其實不算熟,但彼此認識,有一些往來。”
最可性的真話無異於自己確實再講真話,只不過這只是真話的一部分而已。
費米很快就接受了這一個設定,語氣很羨慕的說道:“你們江南市還真是好,本地有熟人就非常棒。”
話剛出口,費米就意識到這句話有些不妥,頓時有些後悔,向周闞道歉:“對不起,我不是那個意思的...”
周闞很大度,揮了揮手並不在意:“你是想說同為本地人又是認識的肯定會多多照顧是吧?”
費米紅了個臉,很不好意思。
“沒什麼,這很正常,照顧不等於開後門,不過你要說照顧江南市本地人那就有問題了傲。”周闞雙手一攤:“只要有能力願意努力,無論你是哪裡人協會都會照顧的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