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姜文祿沉默了,周闞也感覺到有些不好意思,畢竟這件事是自己強行插手了一下,他覺得有必要安一下這位手下大將的心,不然要是姜文祿決定跑路或者不好好幹活,那周闞可就血虧了。
人才難得,像這麼複雜的企業,即便是週一搏上任,也不一定能夠處理的很好。
風帆集團的規模從構架上來說還是非常簡單的,員工並沒有很多,業務也比較簡單,畢竟都是獨家的生意,很好做,週一博也沒什麼壓力。
但小牛集團則完全不一樣了。
如果說風帆集團的工作是錢多事少的話,那在小牛集團,錢多這件事不一定,但事情肯定不會少。
光是想到公司需要維持底下那麼多與經銷商之間的聯絡,都夠周闞一陣頭大的,想想就覺得麻煩。
所以小牛集團還是離不開姜文祿這一員大將的。
能夠在五六年之內將小牛做到上市,姜文祿的水平毋庸置疑。
“姜總啊,很抱歉我沒能提前跟您溝通一下這個事情,我也沒有想要向您奪權的意思。我這不是之前並不知道電瓶車行業的相關內情嗎,在正常的商業上面,我肯定是不會插手的,這點我向您保證!”周闞拍著胸脯向姜文祿說道。
在風帆集團他已經習慣了一言堂,沒有提前跟姜文祿透露一點資訊讓他做好準備,確實周闞處理的有些問題,奈何他一點經驗都沒有呢。
姜文祿的眼神有少許的幽怨,你這決定都已經做下了,我現在就算反駁還有什麼用處嗎?
作為一個老商業人,姜文祿觀察事物的眼光還是有的,周闞的做法存在著很多風險,最後即便能夠成功,和周闞也沒有什麼關係,這裡指的是能夠得到的好處和收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費力不討好,姜文祿是絞盡腦汁也沒明白周闞為什麼要多此一舉的做事情。
對於資本集團來說,凡是沒有利益的事情,根本就不會主動送上前,特別是在身處高位的前提下,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更別說有些事情即便做成功了,和自己也沒有什麼關係。
像周闞這樣行事摸不著頭腦的人,還是非常少見的。
事到如今,周闞明顯是鐵了心思想要做出一些改變,姜文祿很清楚自己即便反對也沒有實際上的用處。
心裡面閃過一絲無奈。
大家都知道小牛集團在短時間之內就聲名鵲起一路做到了上市,佔據了很大一塊市場份額。
但誰又知道在這個過程當中小牛集團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原本將近兩百億的市值,真正核算下來,能夠有個一半,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不是姜文祿想要屁顛屁顛的把自己送給周闞,而是姜文祿在周闞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機會。
如果能夠和風帆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那無論小牛集團之前的市值有多少水分,那現在的,就是實打實的資產了!
有來自於風帆集團的技術支援,小牛集團有這個底氣這麼認為。
所以姜文祿也非常需要周闞,畢竟他也不想撈一筆就跑路,留下一個惡臭般的名聲。
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選擇也只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風帆集團控股已成事實,還能咋辦?
又不能真的離了。
姜文祿也明白周闞的承諾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有效的,畢竟他連風帆集團自己的事情都不怎麼會管,只是在大戰略方向面前會提一兩句,然後具體的事情還是會分發到下面。
就更別說乾兒子小牛集團了。
姜文祿心裡猜測,如果不是來自於上面的要求,周闞很可能連看都不會看這個行業一眼,畢竟只是單純賣電池的話,錢賺的多不說,事情還少,各家企業都得把他供起來。
手機方面還有許多同樣的技術支援大哥,但電瓶車行業可就只有這麼一家了。
待遇自然是不一樣的。
否則若不是這個理由,周闞是沒道理費盡心思整頓整個行業的。
甚至於就算上面的人親自出手,效果也不見得會比周闞來的好。
宏觀上面的過度調控肯定會引來巨大爭議,而周闞這麼做的話,出了自己花了很大的力氣得不到什麼好處之外,其餘的負面影響幾乎可以不談。
喜歡我的心臟有高科技請大家收藏:()我的心臟有高科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